• 45阅读
  • 0回复

从《侏罗纪公园》想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26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科学小品

  从《侏罗纪公园》想到……
胡连荣
描述恐龙再生奇观的科幻影片《侏罗纪公园》今年在美国放映后,立刻兴起一股恐龙热。
去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科技大学的专家们得到一块1.2亿年前的琥珀化石,并从里面的一只象鼻虫身上成功提取出了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DNA分子。这一重大发现为作家们的幻想提供了科学依据。象鼻虫使他们马上联想到吸过恐龙血的蚊子,《侏罗纪公园》里的恐龙暴乱便从这里开始了。影片中的几个古生物学家从琥珀里的蚊子血中提取出恐龙的DNA并转移到鳄鱼身上,然后用鳄鱼卵孵化出了恐龙。
美国专家在象鼻虫上的发现表明影片中提取DNA的情节是一种有科学根据的幻想。但是在现实中,要完成复制所需的全部DNA以及对其遗传信息的解读却是一项相当浩繁、目前尚无法做到的事。
抛开对侏罗纪的幻想,再看看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基因工程。自1970年印度裔美国化学家霍拉纳合成世界第一个人工基因以来,被称作生命之神的DNA技术已取得很多重大成果。近两年,日本雪印乳业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成功进行了白鼠产牛奶的实验,在此基础上英国科学家又让奶山羊产出了含有抗血栓药物成分的羊奶,把制药厂简化到了哺乳动物身上。在这些与国民经济相关的领域,基因工程正显示出令人瞩目的作用,为人类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