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老区“外来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26
第9版(经济生活)
专栏:农村写实

老区“外来妹”
吴政保
说起“外来妹”,人们自然会想起特区。然而,在革命老区江西永丰县,也活跃着一群“外来妹”。
被人们称为“赣中盲肠”的永丰县,曾因发生震惊中外的第一次反“围剿”而成为闻名的红土地,但是长期以来受大山的阻隔成为被人们遗忘的角落。进入80年代,永丰县敞开“山门”,刮起了揽才招商的旋风,再一次成为炽手可热的土地。
据粗略统计,目前在永丰就业的“外来妹”有上千人。她们来自南昌、吉安、抚州、赣州等地,远的来自上海、江浙、湘鄂、闽粤等省市。
永丰的“外来妹”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具有专业技术的“才女”。1986年以来,全县共引进外地女大学生120多人,她们或办企业,或当“园丁”,或搞技术革新,或当“公关小姐”,在不同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同凡响的成绩。永丰制药二厂党总支书记陈丽君,上海市人,她以自己的才干与厂长一起,硬是将一个乡办小厂发展成一个中型企业。甘月红是贵州林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江西崇义县人,是县里花了8000元“人才转让费”引进的,仅3年时间便被提拔为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主任。南昌姑娘万根梅,毕业于浙江工学院,偏爱老区永丰,来到县有机化工厂担任技术员。两年来,她研制出5个新产品,被人们誉为“永丰的居里夫人”……这些有知识的“外来妹”,她们矢志老区,大部分找了永丰的郎君,成为真正的“金凤凰”。
在永丰“外来妹”的队伍中,经商做生意的为数最多,仅县城恩江镇就有500多人。以恩江镇的发屋和成衣店为例,1983年,全镇只有两家理发店和一家服装店,如今却有54家发屋和上百家成衣店,80%是外地人开的,而且大都是年轻的姑娘,仅温州女开办的发廊和成衣店就有21家。这类“外来妹”虽说年纪轻轻,却是久经商场,有的靠一把“剪刀”起家,如今当上了“女老板”;有的独身一人出来闯世界,如今坐上了“经理宝座”;有的跨县、跨省做买卖,当上了“贩销大王”。不少“外来妹”成为腰缠万贯的“富贵小姐”。一位从温州来的黄小姐透露,她来永丰开服装店6年多,已赚了6位数,并不比特区的“外来妹”差。
作为老区山区,永丰县比较落后,条件很差,为何能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外来妹”呢?被大多数“外来妹”公认的事实有两个,一是当地政府开明,招揽人才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政策优惠,对外地人来永丰经商开店大开“绿灯”,高抬“贵手”;二是这里经济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是个很有潜力的市场,在发达地区商战犹酣之时,独辟蹊径开拓老区市场,必然大有作为。
“外来妹”涌入永丰,给偏僻的山区注入了活力。她们不仅为永丰的经济作出了贡献,而且掀起了一场“妇女革命”:在“外来妹”的影响下,一些当地的山妹子也大胆地走出家门、山门和县门,下商海、闯特区,当起了别的地方的“外来妹”。仅1990年以来,永丰赴深圳、珠海等特区打工的姑娘就多达1200多人。在“外来妹”尤其是从沿海开放地区来的姑娘的带动下,永丰姑娘的生活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赶时髦、追新潮。过去穿着打扮怕“出格”,如今紧身衣、无袖低领衫、超短裙也试一试。过去夜晚大都默守闺房,不敢越“雷池”一步,如今逛夜市、下舞池、看“镭射”,夜生活丰富多彩。县妇联金主任评价说:“永丰大开放引来了外来妹,外来妹的涌入又促进了永丰的大开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