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三明:开明·文明·清明——福建省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设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27
第1版(要闻)
专栏:

  三明:开明·文明·清明
——福建省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设纪实
江宝章 黄敬
绿树葱茏,花团锦簇,大街小巷长年洁净如洗,这就是三明。10多年来,三明市以精神文明建设的显著成效闻名全国。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三明人正以崭新的风貌创建具有现代气息的开明、文明、清明的新三明。
改革开放使“坐井观天”的三明人纷纷破墙而出;三明人从未像今天这样开明
三明地处福建西北部,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长期以单一计划经济为主的生活环境,使三明人形成了一种“围墙”意识;直到几年前,县市之间、地市之间依然关卡林立。这种无形的围墙造成了经济上的孤立和地方保护主义。沿海的商品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已经如火如荼,三明却显得很平静。
针对这种情况,三明市委、市政府把破除“围墙”意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全市大张旗鼓地倡导开展“做改革开放的带头人”活动,评选表彰各行各业改革开放标兵。
全社会逐步形成加快改革开放的良好的舆论环境。三明人奋起直追:12个重点乡镇推行沿海工业卫星镇的改革试点,永安市作为福建省改革开放综合试点市,宁化、建宁、泰宁等县拆关卡,开大门,商贾云集,货畅其流,边界贸易红红火火。1990年以前,三明市兴办的三资企业只有97家,其中开业41家。然而去年一年,三明新办三资企业120家,合同利用外资8122万美元,今年上半年又新办三资企业84家,新签合同93个,利用外资达7300多万美元。三明人说,这种大飞跃,得益于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
在人们为“人心不古”忧心忡忡时,三明的土地上却吹拂着阵阵文明新风
三明人认为,越是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就越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把人的精神支柱立起来,增强抵抗力。这已经成了三明市各级领导的共识。不管社会上刮什么风,三明市坚持做到“四个不动摇”,即在经济建设任务繁重时,抓精神文明建设的决心不动摇;在一些地方出现思想政治工作“滑坡”时,抓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不动摇;在班子交替、人事变动时,抓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针不动摇;在取得成绩受到表扬或受到挫折遭到非议时,抓精神文明建设的恒心不动摇。10多年来,他们理直气壮、持之以恒地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全市先后开展了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满意在三明”、“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的群众性活动,以及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片区、文明楼院、文明户等。这些教育活动如春风化雨,润育并规范着三明人的思想行为。
年前,一个外地民工在三明工作时被严重烧伤,三明人自发地为他捐款达3.5万多元,把他从死神那里拉了回来。去年1月,尤溪县青年农民施生知为扑灭山火身负重伤。消息传开,人们纷纷伸出温暖之手,表达他们的敬意。
几个月前,一位在三明经商的外地个体户不慎将内有5万余元的小册子忘在了三元百货大楼柜台上,几小时后,该店售货员把原款送到他手里。
在歌舞厅里,三明人举止文明。在今年初福建省评出的37家文明歌舞厅中,三明就占了9家。
勤政为民、廉洁自律。三明的党政部门正在创建一个清明的政治环境
党政部门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者,更是实践者。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如何,党政部门的工作作风就是一面准确的镜子。一位从湖北来三明购车的驾驶员到三明市工商局办理新车验证。按照别处的惯例,他在口袋里装了300元钱以备“急需”,然而,他连一根烟还没来得及递上,工作人员已经为他办好了手续。
从1989年开始,三明市针对党政机关工作中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和最容易产生权钱交易的环节,全面推行了“两公开一监督”(办事程序、标准公开,结果公开,群众监督)的廉政制度。与此相配套的是推行“一条龙”服务。简化手续,方便群众。市交警支队车管科在办理车牌时,把与此有关的交通、保险、旧车交易等部门请到一起,使过去7—8天才能办完的事1天就办完了。
三明的社会治安位居全国第一名。在去年底,三明市公安局的抽样调查表明,85.5%的市民对他们生活的环境有安全感。开明、文明、清明,三明人正在把理想变成现实。
(附图片)
压题照片:林树雄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