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加强对企业合并的调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27
第2版(经济)
专栏:我看合并风波

  加强对企业合并的调控
北京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吴少平
企业合并辐射面广、政策性强,对此应当加强切实有效的调控,切忌只控不调或只调不控。调控结合是企业合并得以顺利实现的有效途径。
一、有关各方对合并过程形成共识是合并顺利实现的基础。企业合并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管理之间的经济行为;是市场经济发展、企业竞争加剧、企业生存成长的产物。西方市场经济中,许多企业经历过“短寿”的自生自灭过程,我国应力避此途,引导企业走自生互补发展的道路。而必要的企业合并是比较有效和实际的选择。
在企业合并前,主管部门、企业以及学术部门应当形成共识:要围绕合并起因论证其必要性;根据合并目标体现其战略性;实现合并效果寻求其长效性。
二、对合并过程选择合理模式。从管理实践的现实和企业合并的取向看,合并过程的合理模式应当具有四个特征:一是以产权所有者为主体;二是以企业自愿为基础;三是以优化规模为目标;四是以综合效益为保证。合并过程既要体现产权主体,又要避免强扭硬捆;合并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实效;效益不仅在于个体而更在于整体;实效不仅在于目前而更在于长远。
三、对合并过程实施有效操作。对企业合并的实施操作是加强调控的基本入手点。而入手点的具体切入点在于法治、机制和配置。
首先必须加强对企业合并过程的法治监控,应通过法规界定企业合并的性质和内涵,并以法定程序使企业合并过程规范化、程序化。
其次要将企业合并置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系统之中。完善企业经营机制是实现企业合并的管理基础。松散、无序、低效的机制环境是无法进行实效性高效性企业合并的。
此外还应注重优化配置。理想的企业合并是实现规模经济、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环节。合并后而形成的新配置,应当是全方位、多层面的合理配置,包括物资配置、资金配置、机构配置、人员配置等。通过企业合并中对资源配置的合理调控实现优势互补、劣势互消。在企业合并和配置调控的过程中,要力排非正常因素的逆向干扰,如因人合并或因人拒并,引导企业合并健康发展,以免步入误区,形成负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