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黑龙江省不再是冬麦“禁区”牡丹江7000亩冬小麦喜获丰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27
第2版(经济)
专栏:

  黑龙江省不再是冬麦“禁区”
牡丹江7000亩冬小麦喜获丰收
本报讯我国北方农业重点攻关项目——牡丹江7000亩冬小麦引种今年喜获丰收,平均亩产达300公斤,比当地春小麦亩产高出70公斤。该市大面积种植冬小麦获得成功,把我国冬麦北界向北推移了5个纬度,结束了黑龙江不能种植冬小麦的历史。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点豆麦产区之一,过去只能种植春小麦,因春涝、秋雨年份常造成大面积弃收。为解决小麦因春涝难以播种,提早收获躲过雨季,大幅度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1988年,牡丹江市成立了“冬小麦试验站”和冬麦引种试验课题组,制定试验方案、筹集试验经费,开展与科研单位的技术协作。这年秋天,他们通过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引入美国冬小麦品种105个,从中国品种资源所引进冬小麦品种10个,在该市最北端的虎林县农科所进行试验。试验区的选择、播种、生育期调查等都由试验人员亲自动手,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保证了试验数据的准确。他们先后在林口、海林、穆棱、东宁、牡丹江市郊区等县(市)区扩大试验范围。1990年,24个冬小麦品种经受了1月份平均气温-22.4℃、极端气温-33.7℃和4月份严重倒春寒的考验,95%的麦苗按时返青,并顺利起身、拔节、抽穗、开花、成熟,为筛选冬麦品种,确定推广应用范围提供了科学依据。
1992年7月,这个市冬小麦引种试验,通过了省科委主持的专家鉴定,把我国冬小麦种植界限从辽东半岛又向北推移了5个纬度,在国内同类研究中,达到领先水平。试验证明,冬小麦与春小麦相比,具有品质好、产量高、熟期早、抗病力强、增加复种指数、躲春涝等优点,对大幅度提高我国北方小麦单位面积产量有重大意义。
(王增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