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一曲协同作战的凯歌——南京炼油厂万吨油罐火灾扑救记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28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一曲协同作战的凯歌
——南京炼油厂万吨油罐火灾扑救记实
樊天香
火魔,无情的火魔。
10月21日下午6时20分,金陵石化南京炼油厂310号万吨汽油罐起火燃烧,黑色浓烟直冲天际,熊熊大火映红了方圆数公里的天空,火焰最高时达20多米。
南京历史上罕见的一起特大火灾事故发生了。
310号巨大汽油罐内贮有6000吨汽油,如果发生爆炸,它的威力相当于一个小原子弹。310号油罐左右还有309、311、312号三只万吨油罐,间隔只有10多米,厂区内还有大大小小油罐数百只。310号油罐一旦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
火情就是命令。
310号油罐起火15分钟,江苏省南京市武警消防支队九中队的官兵最先赶到火场扑救。
急促的警笛声连续不断。南京市公安局长兼武警支队第一政委许成基果断命令全市10个消防中队全速开往现场。根据江苏省公安厅消防局的电令,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市的消防车赶来了,合肥、宣城、巢湖、马鞍山、芜湖等安徽省的六支消防部队的20台消防车连夜赶来了。上海消防部队的10多辆消防车也连夜赶来了。南京一些企业消防车也开来了。
南京军区防化部队、舟桥部队、通讯部队、临汾旅开来了。江苏省军区的官兵赶来了。武警江苏省总队官兵赶来了。公安、交警赶来了。
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长孙伦带领灭火专家组乘专机飞抵南京后,立即奔赴现场。
经中央军委批准,南京空军和民航将派出数架直升机和民航运五飞机支援灭火。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和武警江苏省总队的救护车相继赶到了现场。江苏省人民医院的负责同志带几名专家和南京救护总站的救护人员也赶到了现场。
火灾发生后,江苏省委副书记孙家正、曹克明,副省长杨晓堂、俞兴德,省政府副秘书长施绍祥,南京市委书记顾浩、代市长王武龙,江苏省公安厅副厅长裴锡章等领导迅速奔赴现场,成立了前线联合指挥部,指挥军警民协同灭火。
南京军区司令员固辉在军区司令部作战部指挥部队,南京军区参谋长曾照喜少将,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施永根少将,江苏省军区政委魏长安少将等,带着指挥组、作战组急速赶到现场。
一场降伏火魔的战斗在南京炼油厂打响了。
令人窒息的浓烟呛得消防官兵泪流满面。官兵奋力扑救,几十支水枪猛烈向油罐扫射,火势一时难以控制。
由于通路与油罐之间有数排输油管道,加上防护堤、防护栏的阻挡,消防车无法靠近起火的油罐。两辆射程为70米的灭火车也未能显示出威力,消防队员只得对油罐喷水冷却,以避免油罐爆炸。
军警民整整奋战了一夜,火情得到控制,但并没有扑灭油罐大火。
油罐顶部和罐底阀门处依然火势凶猛。油罐的钢壁烧得咯嘣咯嘣地响。火区内外20余米的花草已被烧焦。
由于水柱压力不足,灭火泡沫不够,扑救工作处于艰难的境地。灭火前线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从上海速调移动泡沫炮,投入灭火战斗。
第二天上午9时20分,总攻开始了。
射程为70米的移动泡沫炮怒吼了,愤怒地喷射着泡沫,宛如一条弧形的白带。数十支水枪从不同的方位一齐射向燃烧的油罐。油罐陷于重重的泡沫和水柱的包围中。
在灭火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任建新打来电话,对参战的公安干警、武警官兵和干部群众表示慰问,要求大家再接再厉,乘胜前进,直至完全扑灭为止。
消防部队官兵不断地调整水枪角度喷射。火魔每被打退一次,最前线的消防队员就扛着水泥袋发起冲锋,堵油罐底部燃烧的阀门。官兵们将一袋袋水泥直接送到最前线的消防队员的手中。10时30分左右,油罐顶部的大火和底部的火基本扑灭。军警民经过17个小时的英勇奋战,油罐大火被彻底扑灭。
中午12时40分左右,国务院秘书长罗干赶到现场察看,亲切慰问了参加灭火的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干部群众,对大家与火魔作殊死搏斗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
据统计,千名消防队员、解放军、武警、公安干警和干部群众参加了灭火战斗。英勇善战的消防部队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火扑灭了,军警民奏响了一曲协同作战的凯歌,谱写了一页动人的篇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