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群星在笔下生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28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群星在笔下生辉
范易弘
一个人在走过了风风雨雨几十年的人生历程之后,回顾过去,总会有许许多多人与事在记忆的角落里留下深深的印记,而那些曾同甘苦、共患难,有着共同理想与追求的志同道合者就更是令人难以忘怀。散文家丁宁收集在《银河集》中的30余篇作品,以饱蘸真情的笔墨,清新优美的文字,向读者讲述了在作者人生旅程中留下了深深印记的30余位友人的故事。这些人物大多是文艺界人士,有的声名显赫、成就卓著,有的默默无闻、平凡普通。作者在与他们的交往中,以敏锐的观察、细腻的感受,捕捉到他们心灵的熠熠闪光,又用真切的叙述、传神的描写将这各具特色的闪光点化作一篇篇优美的散文。
丁宁是善于用心灵的眼睛去发现人物心灵闪光的作家,她之所以能够将笔下的人物刻画得如此栩栩如生,恐怕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她与表现对象在思想感情上息息相通,在生活经历上几近相同。60年代,在北戴河盛夏的海滨,她感受到杨朔对大海的深情和他像大海一般纯净深邃的心灵,写出了凄清美丽的《幽燕诗魂》。
纯熟的技巧和对描写对象独具匠心的选取、剪裁与把握,便是写出真人、真事与真情的魅力的艺术保证。在《银河集》中,有许多为广大读者所熟悉的名字:冰心、臧克家、孙犁、郭小川、赵树理、关肃霜……等等。这些活跃于中国文艺界的著名作家、艺术家,无论是健在的还是已故的,都对文艺事业做出过杰出贡献。他们或为后世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或在舞台上塑造了为百姓赏心悦目的艺术形象。事业的成功在他们身上罩上了一圈耀眼的光环,也拉开了他们与普通人的距离。而丁宁则用她那支灵秀的笔,将这圈光环轻轻揭去,让读者通过工作与生活中的具体情景和细微琐事,来感受她笔下人物所特有的个性的光彩和灵魂的美丽。冰心是一位深受读者喜爱的老作家,作者在《涓涓细流》中,写她爱花、爱洁净,写她在十年动乱中被关时,吃雪里蕻煮挂面的快乐和午睡时细细的鼾声,还写她对疾病的恬淡态度和对工作的不倦热情。一件件细微小事,既平凡又普通,却从不同侧面显示了一位世纪老人对生活的热爱,写出了她在不同环境中安之若素、坚韧顽强、追求至善至美的精神境界。赵树理是一位出身农民的作家,他在成名和进城工作后,依然保持着对农村极其深厚的感情。作者在《“驴背上的状元”》一文中描写赵树理时,通过两个场面十分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这种情感。而当我们看到邵荃麟在家中被儿子反绑双手当作俘虏的画(《孺子牛》),感受到孙犁对亡妻铭心镂骨追念不已的深情时(《一颗动情的心》),不是也更能体会出他们与普通人相近相通的情感么?作者善于写出与人物感情上的共鸣,注入人物灵魂以诗化的感觉,读来便能咀嚼出丰厚的意蕴。
《银河集》中的许多篇什,则是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通过对个人命运、遭遇的描述来揭示、反映时代与社会的风云际会、发展变迁。《人有尽时曲未终》通过对李季人生经历中几个阶段的记叙,曲折地反映了我国社会历史几十年发展变迁的风雨历程。
不求完美、但求真诚;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写出本质与神髓。因此,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丁宁的散文是灵魂的反光镜,是时代风云的结晶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