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众说纷纭“高价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29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地方记者评说

  众说纷纭“高价生”
主持人(驻天津记者肖荻):“望子成龙,怕子成虫”,是万千家长共有的心态。因而,作为人才培育场所的学校,无论发生什么变化,都会引起社会的议论丛生。一些中小学高价招收跨区、跨片生的作法,也是近来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10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中小学收费管理工作的通知,但在贯彻过程中种种乱收费问题尚难一下子清理干净,有些地方“高价生”现象还在“方兴未艾”之间。兴,有“兴”的原因;艾,有“艾”的道理。它的来龙去脉究竟如何?
周瑜打黄盖?  萧关根(驻上海记者):对巧立名目乱收费问题,上海市教育局和物价局一再发文件加以制止,新闻界对闸北区某中学乱收费情况还曝了光,但已经招收了高价生和借读生的,却非一两个市、区重点学校。对这个并不鲜见的问题,应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办法,不能任其泛滥。从学生家长来讲,之所以愿意出些钱让孩子上重点学校,是因为这是智力投资,是家庭的重点项目,关系到孩子今后的发展。从学校和教育部门来讲,经费不足和教师待遇低是最头疼的事,短期内又不可能有大量财力投入。“高价生”之举便应运而生。
卢小飞(本版主编):“高价生”现象与其它各种各样乱收费的不同在于它往往不是强加的,而是两厢情愿。由于重点和非重点学校的教学设备与教育质量客观上存在着差别,而进入重点中小学的机会对孩子们来说并不均等,作为受教育者从中定位自己的价值取向就不奇怪了。
高海浩(驻浙江记者):从高价生现象中可以透视出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问题。这些年来,各级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物质投入是前所未有的。但政府更多面对的是能源、交通、农业等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急需投入的现实问题,政府手中资金有限,诸多方面投入不足,对教育也不例外。因而,有人认为“高价生”问题的实质,是应该建立怎样的教育投入机制。
过渡时期的产物主持人:平面地看,它似乎有着“无可奈何”的必然性;立体地看,它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的产物。“周瑜打黄盖”固然是两厢情愿,毕竟也打得很疼。
高海浩:少则数千元,多则一、两万元,哪能不疼?一般工薪阶层难以承受。就这样,很多家长还是愿意花高价为子女买张重点学校的“入场券”。但花了钱却买不到高质量,还冒出这费那费,就不能容忍了。
萧关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的优质优价是天经地义的事,重点学校和一般重点学校办的重点班,以及某些热门专业,比正常收费多一点理所当然,但取之过多老百姓就承担不起了。
卢小飞:以“自己花钱”来取代“走后门”,这本是一个进步,但却又引出新的问题。某些实权人物打着支教单位的招牌,用公款为子女交纳高价学费,某些学校收费帐目不清,用途不明不白,这些恰恰都该在整顿之列。
靠改革解决问题  主持人:作为自发产生的现象,“高价生”是一种土政策,它的负面效应可以举出许多,但过渡时期出现的问题应用改革的思路解决。它是否也从一个方面对教育改革提出问题呢?
高海浩:至少有几点是耐人寻味的。其一,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为子女读书肯花高价,这表明知识的升值。其二,办教育不应该也不可能只是政府的行为,更不能成为“大锅饭”体制下的社会福利。在发达国家,优等生可以得到政府的资助,学业一般又要选择好学校、好教师,就必须自己掏腰包。总之,理性地看待这一现象,可使我们获得加快教育改革的新认识。
萧关根:《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由国家单一办学的体制,逐步建立以国家为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学校收取费用应当据此掌握在一个合理的限度之内。
卢小飞:我访问了一所私立京华学校。校长是位年轻人,副校长是有30年教龄的全国优秀教师,学校引进了企业化管理机制,实行封闭式教学,提倡学以致用,语音教室、计算机房等设备都是一流的。生源基本是公司经理和出国人员的子女。每个孩子每年包括学杂费和吃、住、穿收费上万元,可以说这个学校的学生都是“高价生”。可观的报酬,使学校能够择优录取到一批比较出色的教师,18位教师中有15位大学本科毕业,且多为年轻人。学生一律住宿,生活规律而又丰富多彩。课余他们请音乐学院、戏剧学院、中央歌舞团以及体育、棋类、民间艺术等专家辅导,挖掘了孩子的潜能,在那种氛围里,你可以体味到什么叫“爱校如家”。眼下,国家还拿不出许多钱来投资办这类硬件和软件都比较优越的学校。吸纳民间之财源,办这样高质量的学校应该是可取的。
主持人:“高价生”——准确说是计划外招收学生交纳教育补偿费问题,之所以得到广泛的关注,说明教育的重要地位。
我们在讨论这个发生在都市的问题时,也在注视着广大农村,惦记着那些只需“希望工程”提供200元就可读完小学的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希望工程”与“高价生”现象并存,反映了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还得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办法去解决。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既不能一哄而起,又不能一哄而下。这或许正是我国教育界上上下下正在琢磨的思路吧?(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