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湘潭因地制宜转换企业机制一批国有企业出现转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30
第1版(要闻)
专栏:

  湘潭因地制宜转换企业机制
一批国有企业出现转机
本报讯湖南省湘潭市为引导企业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因地制宜,鼓励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改革创新,取得明显成效。今年1至7月,全市预算内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逾1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6%,是近几年来的最高水平。
去年11月以来,该市先后在湘潭电机厂等近20家企业进行了无行政主管部门的改革试点,试点旨在减少中间管理层次,并确定了9个方面的改革内容。经过半年多来的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果,湖南液压件厂等一批生产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出现了明显转机。
进行投入产出总承包改革试点。按照“包死包长不包杂”的原则,该市18家企业实行了总承包试点。10余家企业试点半年后摆脱了机制不活、后劲不足、包袱过重的困境。
积极稳妥地进行规范化的股份制试点。截至6月底,湘潭市经省审批的股份制试点企业已达到16家。这些股份制企业在搞活资产经营形式、转换经营机制、聚集资金、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行国有民营、公有民营试点,湘潭市10余家企业实行国有民营后效果都较好。湘乡啤酒厂麦芽车间建成3年多未发挥效益,每年还得付110万元的贷款利息和维护费。实行国有民营后,工厂未给一分钱,每年还可以得到130万元的直接效益。
嫁接“三资”企业和乡镇企业的经营机制。去年以来,该市在25家国有企业及9家小型全民、集体企业,进行了全面引进乡镇企业机制的试点,在市轻工机械厂试行比照“三资”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试点,效果都出人意料地好。(周清桂贺广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