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戈壁追梦人——边家文和新疆集装箱事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30
第2版(经济)
专栏:

  戈壁追梦人
——边家文和新疆集装箱事业
本报记者龚雯
新疆,广阔而神秘的土地。
茫茫戈壁,漫漫风沙,然而,她也孕育着无数个绮丽的梦想,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敢于追梦圆梦的西部人。
葡萄熟透的时节,我们来到这里,寻访一位创业者的轨迹。
梦开始的地方
边家文,个头不高,肤色黝黑,一口河南腔,刚刚“知天命”(50岁)。这位乌鲁木齐集装箱公司总经理,在短短5年间,变戏法似地将公司固定资产从216万元增至8200万元,年利润从293万元增至821万元;经营面积扩展到15万平方米,适箱货物300多个品种,成为中国集装箱总公司规模最大的分支企业。
作为新兴行业,中国集装箱运输水平普遍偏低,初露锋芒的也多集中于沿海开放区和内地重镇。新疆远在边陲,基础差,起步晚,人们对集装箱缺乏认识。80年代初,乌市集装箱公司仅有一处4人经营的小站,业务长期清淡。另一方面,随着新疆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商品流通日趋频繁,而单一的铁路运输已不堪重负,火车站货场及附近路段常被货物堵得水泄不通,装不上,卸不下,正常营运难以为继。
1986年,上任伊始的边家文目睹此状,心潮难平:国内货运必然要走向集装化,“中远”等大公司已得风气之先,那么新疆也应该吃一回“螃蟹”。
可是,首先就面临一个难题——场地。原先的办理站不足300平方米,东面是山,南面是公路,要扩大地盘,唯有开山。军人出身的边家文二话没说,领着一班人马昼夜劈石移土,硬是从山上“啃”出一块平整的场子。
下一步是与铁路搞联营。头一次,对方见老边缺资金、缺设备,信不过,给了闭门羹。他毫不介意,第二天揣上几个馕又骑车去找,一次、两次、三次……精诚所至,对方终于深受感动,遂同意开展集装箱横向联运。紧接着,边家文跑有关部门。凭着一股韧劲,公司赢了又一个回合——乌市南、北二站获准开业。
圆梦之路
走进南、北站,那色彩鲜艳的集装箱,排列有序的货品,欢忙不歇的吊具,以及载有6辆“莫斯科人”牌卧车的双层货架,令人恍若置身某个特区的港口。
边家文通过与铁路部门联手,就地建起集装箱办理站,从1吨位发展为5、6吨位,即而到10吨位,仅北站年收入便稳定在1000万元以上,等待卸车的积压现象基本消除。
梦,每个人都有,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边家文已走过多梦年华,却把圆梦之路铺得越来越宽,越来越长。为了不使业务面拘于乌市,他三下“火州”吐鲁番,在这个南疆物资集散中心设立中转站,打响了跨地区经营第一炮。接着,又相继在南北疆办起吐鲁番、奎屯和石河子联营公司,并和天山毛纺厂等300余家大中企业签下“门到门”运输协议,自此,货主不必再跑站、换装,留滞费等问题亦随之解决,且货物安全无损,而集装箱的周转量、发运量则大大提高,去年底接发箱能力为6万多标准箱。
铁路联运一“通”,边家文琢磨上了公路。他“借鸡下蛋”筹资3900万元购置一批大型集装箱拖头、进口旅游车、冷藏车,成立公路集装箱运输公司和博峰旅行社,并配合边贸,与国际集装箱联运接轨,开展涉外货运及旅客运输。今春,公司幸获外经贸部授予的进出口货运代理权,之后便在兰州、西安、郑州、广州和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等地设办事处。中集总公司经理李树桥兴奋地说:“新疆成了我们发展国际联运的突破口。”
保税仓库,对于许多中国人而言尚是陌生名词,边家文却早早做了研究。口岸开放,边贸繁兴,石油大规模开发,“亚欧大陆桥”横贯东西,种种机遇再次激发了这位开封汉子的灵感,他与海关、银行合作,赴霍尔果斯口岸设保税仓库,立足集装箱运输,自元旦开业迄今,保税仓库月营业收入一直保持在30万元以上,仅半年就还清了开办费。
边家文一鼓作气,与武钢合资又在塔城的巴克图口岸建设又一个保税仓库,现正筹备开张。
问老边“生财”之道,答案只一字:“干!”沉浮于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多么需要这种开创精神的支撑!
梦,在戈壁上延续
接连三次住院开刀,胆结石,动脉硬化,糖尿病……数年来边家文就没丢过药罐子。有人劝他急流勇退,有人让他守住阵脚:“赚了钱,别瞎折腾了,自个儿吃好玩好,给大伙多买房多发红包。”老边自有主张:职工福利待遇随公司的效益上升正逐步改善,但这里头有个“鱼”和“熊掌”的关系: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后劲,新疆的集装箱事业尚在起飞阶段,不追加投资,不扩大经营,再“火”的企业也可能昙花一现。
他们以集装箱运输为后盾,很快成立了机电、金属、建材、水产、家电等几家直面市场的子公司,搞起多种经营,眼下正投资4500万元在乌市黄金地段兴盖一幢1.7万平方米的集联大厦,兼有商贸、娱乐、储运、旅游服务等多项功能。
风传老边“霸道”,他笑言:“我不‘霸道’行吗?顾这顾那,还干不干事了?!”新疆集装箱行业人员构成复杂,民族各异,素质参差不齐,他毅然打破大锅饭,端掉铁交椅,改革了领导体制,只要是个才,不愁没舞台,可谁若干砸了,说撤就撤。奇怪的是,风雨几载,公司领导班子彼此谐和,500多名职工没一个愿意跳槽。这磁力除了来自公司的新机制,恐怕也来自边家文本身。创业守业,他始终置国家利益、公司前途于首位。承包期间,老边谢绝了全体职工给予他重奖的请求,从不多拿一丁点儿报酬。一位公司“元老”感慨:“能跟上这么一个既本色又会闯的‘头雁’,不容易呵!”
边家文正在营造新的戈壁梦:我国每年适箱货源6000万吨,采用集装箱运输的只有1200多万吨,远逊于发达国家,因而,这一阵地大有任君驰骋之势,他要让新疆的集装箱运输尽快实现现代化、国际化和集团化,他要把公司变成一只创利过亿、跨国经营的大“集装箱”……
9月,中集系统首次颁发“发展集装箱事业最佳创业奖”,受奖者正是一脸憨笑的老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