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增收与“转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1-02
第9版(经济生活)
专栏:一家之言

  增收与“转业”
吴酩
在农村工作中,眼下有两件事最为迫切,一是把不合理的负担尽快减下来,一是保证农产品收购不再打“白条”。
但从实现小康的战略目标看,只做好这两项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减轻负担、不打“白条”,只能保证农民应得的利益不受侵害,却不能使农民增加收入。去年,全国农村人均收入是784元,就是一分钱“白条”不打,一点儿税、费不交,农民收入也多不过“784”去!而这个数儿离“小康”还远着哩。
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经济状况,真正实现小康,主要得靠增加收入。而增收又靠什么呢?
有人从近几年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进一步扩大的实情出发,认为应提高农产品价格。这可以算一条,但实际上,提价的余地已经很小。经过几次提价,我国许多农产品的价格已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近或持平,有的甚至略高。且不说提前与国际价完全并轨不利于我国农产品参与市场竞争,也不管国家财政是否承受得了,就是全提到国际价的高度,农民也多得不了多少钱。因为我国每年生产的农产品的绝大部分,得首先满足近9亿农村人口本身的消费需要,能换成现金的,仅是卖给3亿城镇居民的那一小部分。1000多亿公斤商品粮,即使每公斤价格提5角(实际与国际市场价相差没那么多),农民人均不过增收几十元钱。看来,靠提价实现不了小康。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一条重要而现实的增收路子。不少地方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实行间作套种,扩大适销优质产品生产,依靠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收入;还有一些地方延长生产链条,大搞养殖、农产品加工,把出售原料变为提供成品、半成品,依靠增值增加收入。这些经验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但必须注意制约因素。高产、优质,通过人的努力,可以实现;高效却不那么简单,它更要受制于市场。如果市场的有效需求没有随着优质产品的增产而同步扩大,那么“高产、优质”的回报很可能是低效。供大于求,必然跌价,价值规律使然。从农产品生产消费大结构上讲,8亿多农村人生产,3亿城镇人消费,这种状况不改,农业的整体高效就很难实现。
从根本上说,农民增收,奔小康,得靠“转业”,或者说要靠充分就业。目前,我国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只有耕地3亩多,播种面积5亩左右。据匡算,年平均亩投工大约15个劳动日。农业劳动力全年投入农业的劳动日不足100个。也就是说,农业劳动力每年有2/3的时间是闲暇的;换一种算法,如果务农劳力都达到较理想的土地经营规模,那么,现有的农业劳动力至少有1/2是剩余的。这种劳动力的过分滞留,农民的潜在失业,正是农村收入低而又增加缓慢的症结所在。
巨量的潜在失业,不仅阻滞了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影响集约化水平的提高,而且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可是时至今日,许多人还囿于传统的重视农业观念,一味担心务农劳力外流,想方设法把农民全都“稳”在田里。孰不知我国耕地面积已比50年代减少了两亿多亩,机械化水平也提高了一大块,可务农的劳力却比50年代增加了1倍!农田并不是无底的蓄水池,过量的劳力已经屡屡发出决堤的警报,近几年民工“春潮”变为“常年潮”,而且涌动的人数越来越多,就是突出的表象。
1989—1991三年,由于乡镇企业发展受到抑制,劳动力回流农业,尽管农产品全面丰收,可农民增收甚微(年均0.7%)。而去年,农村二三产业的大步发展,带动了剩余劳动力的大转移,创下了一年吸纳970多万劳力的历史新纪录,同时,农民收入增加也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大幅度——5.9%。这些事实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加快农民“转业”步伐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当然,农民“转业”是个经济发展的渐进过程。无论个体还是群体,农民都只有在新的就业岗位上,有了充分的稳定感,才会最终与土地脱钩。留在田里的农民,也才会安心地大显身手。但是,是继续强调“劳力归田”,还是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农村剩余劳力“转业”,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政策取向,其结果也必然大不相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