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扫黄之外做什么?——广东文化市场采访笔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1-02
第11版(文化专页)
专栏:

  扫黄之外做什么?
——广东文化市场采访笔记
本报记者李泓冰
长夜不眠的城市
不管从哪一方面说,广东都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文化方面也不例外。广东文化部门的同志笑着说:光是今年,中央有关部门派到广东来的文化市场检查组已经有四五拨了。
内地人一提到广东,除了想到那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不免对那里不时汹涌的黄潮啧有烦言。但是公允地说,广东省及下属各市县文化部门的扫黄战绩是令人瞩目的,他们工作的难度也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广州市文化局的干部说,他们90%的精力都放在扫黄上了。
广东的文化市场发育较早,数量也多,覆盖面相当广,娱乐网点的密集程度在全国首屈一指。他们是在国拨资金投入较少的情况下,依靠社会力量增加文化娱乐设施,活跃各阶层的文化生活的。深圳在改革开放以后,仅卡拉OK厅和歌舞厅的社会投入就超过5亿元,是国家同期文化事业投资的5倍以上;去年,两厅的营业总额是20多亿元,上缴文化发展基金500多万元,以补贴山区文化事业,扶植交响乐、话剧、地方剧种的发展。在广州,卡拉OK厅从1990年的十几家猛增到今年6月的353家,录像放映点也有百余家。广州有的年轻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每天的生活从晚上9点开始——因为那是各类娱乐场所上客率最高的时候。就是过了子夜时分,别的城市早已静静地安眠了,广州街巷的大排档依然热气腾腾,坐满了刚刚唱完、舞完,来这里宵夜的各色人等。
  黄祸的扫荡与回潮
可是,谁都知道,文化市场繁荣的另一面就让人有操不完的心。广州市委宣传部的一位同志说,这几年扫黄之后的回潮周期变短了。开始时,扫过一阵可以清静几个月,后来过不了一个月就卷土重来。现在呢,有时你上午去查禁了,贩黄的人下午就又回来了。有的不法书商胆大包天,竟以中小学生教材的名义,把用彩条大编织袋装的黄色书籍大批寄到广州来。
有关人士惊呼:自去冬今春以来,黄祸已达到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程度!从6月开始,省委省政府急起应战,开始切实进行“端窝点,堵黄源,抓大案”的工作。仅在湛江查获的一个个体书贩的藏书点,就存有黄色书籍万余本。经过这次大规模的扫黄,文化市场特别是书刊市场确实干净多了。
不过,联系以往的情形,人们不能不想,这样的局面能持续多久呢?
  买方是谁?如何让他们换口味
既然黄源屡禁不绝,黄书层出不穷,究竟什么人是这个市场的买方呢?记者在广东了解到,买黄书、看黄色录像的主要有这样一些人:民工、全国各地来粤的采购员等出差人员、个体商贩、独身在粤工作或学习的年轻人,等等,特别是民工,是黄色书籍最主要的受害者。在广东,据保守估计,来自全国的民工达1000多万人,多是正处在青春期的小伙子。工作之余,他们一般不会到昂贵的娱乐场所消遣,有些人就从廉价的色情读物中寻求精神满足。
看来,要想从根本上堵住黄源,提高如民工之类的年轻人的精神层次,并且满足他们合理的业余文化生活的消费需求,确是当务之急。民工们目前正处在一个被城市人和各级政府或者青年团体遗忘的角落。他们背井离乡,粗衣粝食,为全国各地城市建设、也为改善家乡父老的贫困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是该想到他们的时候了。有关部门可以为他们做的事太多了,比如办一些培训实用技术的业余学校,组织他们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向他们进行必要的青春期性知识教育,给他们提供一些和同年龄异性交往的机会等等。还有非常现实的一点就是,应该向他们提供比较健康的、无害的消遣性读物。
我们的文化工作者,不能把所有通俗读物都一网打尽,或是不屑一顾。比如,曾经有不少报刊不加分析地把所有的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一笔贬倒,却没有想到如何鼓励大陆的作家在这方面投入创作力量,以至于我国的通俗小说一直乏善可陈。其实,尽管相当多的武侠小说或言情小说粗制滥造,但也不是没有精彩之作,或者说,至少是没有什么害处,未必都要一笔抹煞。既然不能指望我们的读者都有较高的文化水准,那么为什么不能因势利导,让健康的或至少是无害的通俗读物去占领图书市场,却给不法书商保留着一大批读者对象呢?我们的电台、电视台、报刊是不是也能专门为这些年轻人设计节目、写文章呢?据说深圳电视台已经有了这类专栏。
扫黄的“斩获”一年比一年大,是令人忧虑的事情。扫黄是必要的,但是扫黄之外该做的更多。建设和疏导,要比单是堵漏更有长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