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才溪换新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1-07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才溪换新颜
本报记者江宝章
林冬姑老太太76岁了。尽管时光已经带走了她生命中的如花岁月,这位当年的少共宣传队员仍然清晰地记得毛主席来才溪乡调查的情景。
在调查中,毛主席热情地赞扬了这个中央苏区第一模范乡在经济建设、民主建设和支援革命战争等方面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号召全苏区几千几百个乡向才溪乡学习,“使之成为争取全中国胜利的坚强的前进阵地。”
斗转星移60年。最近,记者来到才溪,只见才溪到处大兴土木,8000多平方米的商品住房正破土而出;以商业街为中心,几条水泥路向四方辐射,门诊大楼、电话中心大楼、灯光球场,使才溪乡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新兴的山区集镇。只有才溪畔上的光荣亭、列宁台,以及乡苏维埃旧址墙上依稀可辨的革命标语,仍在无声地叙说着当年的光荣岁月。
1929年秋,“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才溪80%的青壮男子当了红军,1000多人血洒疆场。建国后,在幸存的才溪人中,有9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才溪以“将军之乡”而闻名。
然而,由于人多地少、资源贫乏,加上封闭的地理环境,才溪人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1978年,才溪人均口粮才286公斤,人均纯收入54元。1980年,总人口不到3万的才溪乡,仍有2万余人生活在贫困线下。
穷则思变。改革开放为才溪人打开了致富之路。1982年,一个名叫王兆先的才溪农民首先拿起鎯头、斧子,来到刚刚诞生的深圳特区。这个当初穷得连锅盖都买不起的农民依靠自己的勤奋和聪明,成为才溪乡率先富裕起来的人,并带动全乡3000多名青壮年闯入深圳,利用才溪传统的建筑技艺,承担了从打井到铺设给排水管道,以及建造大中型水处理厂的业务。目前,才溪人抢占了特区2/3的打井工程,以及广东南部城市80%以上的用水排污工程。
当年,才溪“三千儿郎当红军”,是为了求解放,今天才溪又有“三千儿郎闯特区”,是为了挖掉穷根奔小康。在他们当中,已经出现了5个千万元户,100余个百万元户以及300多个10万元户,才溪农民的人均收入达到830多元。
10年间,80%的青壮男子陆续走出山门闯世界去了,家中老幼谁抚养?田里庄稼谁耕耘?漫步在才溪的山间田野,极目而望,都是沉甸甸的金色稻穗,晨风中有稻香隐隐。随行的乡党委副书记江锦民说,才溪1.5万多亩的耕地没有一寸抛荒,这都多亏了“386199部队”(即妇女、儿童、老人)。
60年前,才溪乡77个妇女生产教育组带领全乡妇女耕地开山,生产增加10%,“群众生活的改良创百分之百以上”。今天,才溪村村都成立了各种形式的妇女帮耕队、服务队,保证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改革开放前,才溪每年要吃15万公斤国家返销粮,现在才溪每年卖给国家公粮100万公斤。就像战争年代支持红色政权一样,才溪人丰收不忘国家,连续10年都是一季就完成国家征定购粮食的任务,也是全县唯一不要层层分配国库券认购任务的乡。
尽管今天的才溪农民中已不乏百万、千万元户,但才溪的干部们都还过着简朴的生活,来来去去,安步当车,让人依稀看到当年苏区干部的影子。
那些率先致富的党员、团员也没有忘记哺育他们成长的这块红土地。共产党员孙灿军富裕后看到乡敬老院的伙食标准还较低,主动给每位老人每月增加了10元伙食费,并把40万元资金投到家乡,与乡政府合资兴建一座300多千瓦的水电站,改善家乡的经济和生活环境。今年29岁的共青团员王养华,1991年捐资5万元铺设了通往才溪中学的水泥路。去年春,他见乡小学教室简陋,又拿出25万元兴建了教学楼。他们不愧为新一辈的才溪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