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胡乔木与《中国大百科全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1-10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胡乔木与《中国大百科全书》
刘志荣
胡乔木同志在他生命最后的14年里,又挑起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主任的重担。在我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编辑出版的征程上,留下他一道深深的脚印。
一、高瞻远瞩
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后,荒芜的中国科学文化园地,百废待举。当姜椿芳同志所写的《关于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建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规划办编印的《情况和建议》上刊出时,当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胡乔木同志以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概,高瞻远瞩,把这一建议列入了他的议事日程。他首先向邓小平同志作了汇报,得到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之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党中央、国务院适时批准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国家出版局联署的“关于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请示报告”和补充报告,并批准成立以胡乔木同志为主任的总编辑委员会和以姜椿芳同志为总编辑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在1979年经胡乔木同志批准的全书编辑方针明确规定:“全书编辑工作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介绍文化科学知识要持客观态度,实事求是,对学术上有争议的问题应反映各家学说”。“对世界各国和地区,不论其大小和政治制度如何”,“对中外古今人物,……凡历史上有影响,学术上有成就的人物,不论其政治地位和政治观点如何,都应有适当的介绍”。这种实事求是的编撰方针,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过程中,在“四人帮”强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还没有完全粉碎,“左倾”指导思想还没有完全破除的情况下,无疑是动员知识界冲破“以阶段斗争为纲”和教条主义等种种精神禁锢的进军号,推动了知识界解放思想,为振兴我国科学文化,投身到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撰工作中来的高昂热情。
二、运筹帷幄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工作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全书总体设计、编撰队伍组织和编写体例实施这三个环节。胡乔木同志以马列主义理论家和实践家的学识,精心进行设计,取得了这三个“战役”的胜利。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体设计上,一个重大的难点是全书按学科分类分卷编辑出版,还是照各国通行的做法,依全书条目字母顺序编排出版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1978年冬,胡乔木同志在讨论中说:“同意《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按学科分类分卷出版”,如何分类的问题,“百科全书的分类与科学分类有不同,编辑部可以多搞几个其他国家百科全书分类材料,经过我们的编辑实践再来讨论”。在1980年他亲自修改定稿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前言”对《中国大百科全书》总体设计作了精辟的说明。“前言”指出,“因为这是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编辑工作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是,由于读书界的迫切要求,不能等待各门学科的资料搜集得比较齐全之后再行编辑出版,也不能等待各学科的全部条目编写完成之后,按照条目的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混合成全书,只能按门类分别邀请全国专家、学者分头编写,按学科分类分卷出版,即编成一个学科(一卷或数卷)就出版一个学科分卷,使全书陆续问世”。这一决定,既保证了全书总体设计顺利完成,又保证了全书编撰工作在短时期内全面展开,并使全书发行工作得到读书界的支持。
1986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工作进入了高峰期,各学科卷纷纷上马。但是,由于全书按学科如何分类的问题,一直没有完全定型,致使全书学科卷设置出现了不断膨胀,大有突破80卷的趋势。已经上马的学科卷从学科知识门类的划分上来看,也出现了明显的不均衡现象。胡乔木同志及时地发现了这一问题。他在1986年夏,向接替姜椿芳同志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编辑的梅益同志提出:“改变原定出版80卷和1989年出齐的计划”,“原有的某些专业卷可以自成某专业的百科全书,以免大百科过于庞杂,不能保证全书的应有体例和质量水平。”1987年2月27日,胡乔木同志又向党中央、国务院提交了《关于改进大百科全书工作的请示报告》,报告中提出:“大百科全书事关国家科学水平和政治荣誉”,要“全力保证质量”,并具体提出大百科全书要“进一步压缩卷数”,“放慢速度”,“预定1993年出齐,作为全书的第一版”的要求。此外,他还就加强编辑队伍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等提出了若干具体措施,以保证全书质量。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编撰队伍组织上,胡乔木同志确定:“全书设立总的编委会,学科分卷要靠分编委会,可能还要分组,作为学科分支的编写组。”这一构想,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所特有的大百科全书编撰组织形式。乔木同志强调:“主要是找人。”为此,他亲自找了全国最著名的专家学者任总编委会副主任。对于总编委会的委员,他明确提出:“凡学术上真正有建树,有见解的,或者虽然没有著作,确实是桃李满天下的人,可以为总编委会委员。”对于分编委会的人选,乔木同志也不辞劳苦,亲自聘请。例如,1984年《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分编委会组建时,胡乔木同志亲自写信给李荣、朱德熙同志说:“此书不同寻常,如它的编委会不能反映出中国各学科的学术水平,则有不如无。你们两位当然不能参入编辑事务,但重要条目的拟定和内容的审定,终须相烦,这关系到国家学术荣誉。想你们两位出于爱国的责任心,是决然不会推却的。”在胡乔木同志的感召下,一代著名专家学者,总计2000余人,聚集到百科全书的旗帜下,组成了全书总编委会和各学科卷的分编委会。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写体例实施上,胡乔木同志指出:“全书有关中国方面的内容应当力求准确、公允、可信;外国方面的内容要力求不出错误。实现这一编写要求,既要全书的条目编撰者具有权威性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又要全书编辑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对于条目编撰者,胡乔木同志具体地提出“由最合适的人撰写最合适的条目”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先后有2.2万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条目的撰写。乔木同志为保证全书编辑工作的质量,还多次抓编辑人员的学习和考核。
三、呕心沥血
《中国大百科全书》收有近8万个条目,释文约1.2亿字,内容涵盖66个学科的古今中外知识。这有多少条目需要胡乔木同志审定;有多少政治敏感性问题需要胡乔木同志把关;有多少编辑业务问题需要胡乔木同志处理;怕谁也说不清了。留在我们记忆中的,是他呕心沥血,为我国第一部百科全书问世奉献的无限智慧和力量。尤其令人难忘的是胡乔木同志通过对一些条目的反复推敲和多次修改,对全书条目编写所作的具体指导。他提出:①条目是叙述文而不是论文,内容和语气都要客观,脉络要清楚,措辞要准确,每句话都要表达清楚。主语力求稳定,以免支离破碎;②断语要少,要客观,尽量不用编者的口吻作论断,有些必要的论断,可以引用权威性的文献资料;③不要使用宣传性、颂扬性词语,而要用客观陈述的方法,以保持释文的客观性和稳定性;④不要用那些“戴帽子”的话,比较空泛的话,要写出具体内容,事情要交代明白,使读者看得懂。事物的发生时间和事实要写清楚,能写出年代写出年代,能写出年月写出年月,尽量不要含混和不确定……胡乔木同志提出的这些撰写要求,具体地揭示了百科全书的本质和特色,也科学地解决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编撰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百科全书乃至各类辞书编撰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胡乔木同志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编撰全过程中,以社会科学家严谨的治学精神,对全书的条目语法修辞,用词遣句也一一定夺。例如,“了”、“就”字用法,“预见”一词的含义,“国民党军队”还是“国民党政府军”等等,他在条目审定中,都不厌其烦,一字字、一句句地修改。他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为全书撰写和编辑工作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在胡乔木同志逝世一年后的今天,《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终于全部出版了。胡乔木同志病重期间曾对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编辑梅益同志说:“全书出齐后,对全书一版工作,要认真总结,要报告中央。对二版工作,要抓准备,要提出设想,听听大家的意见。”他的话,催人泪下,激人奋进,饱含着他对我国百科全书事业的殷切的期望和深切的眷恋。我们应该永远感谢胡乔木同志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所作的巨大的无私的奉献。他的名字将深深地镌刻在这座中华民族科学文化发展的丰碑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