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何英同志逝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1-11
第4版(要闻)
专栏:

  何英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外交部副部长何英同志,因病于1993年10月3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
何英同志生于海南省琼海县一贫苦农民家庭,从小经历旧社会的苦难,13岁开始谋生,当过学徒、店员、工人。何英同志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向往光明,追求真理,受进步思想影响,于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6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何英同志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35年不幸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坚贞不屈,毫不动摇。出狱后,曾一度同党失去联系。在白色恐怖下,他不顾自身的安危和环境的险恶,四处寻找党。他从海南到广州,又从广州到达上海、南京,最后在长沙终于找到了党,回到了组织的怀抱。1938年7月,何英同志受党委派前往广州市委任特派员。同年,组织上送他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时任中共中央职工委员会研究委员会委员。1939年进中共中央马列学院学习,后入马列主义研究室学习,并任该室主任兼党支部书记。1942年1月调任中共中央党务研究室研究员。1944年11月进中央高级党校学习。
根据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何英同志奉命于1945年10月奔赴东北战场,先后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八旅政治部主任、党委副书记,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一军一二一师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沈阳、四平、辽阳、本溪、鞍山、抚顺、临江、通化等城市的保卫战,以及解放辽阳、鞍山、本溪、锦州等重大战役。东北解放后,他随四野大军入关,参加了解放张家口、北平等战役,南下打到湖南、广西。在历次战斗中,他身先士卒,英勇作战,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解放事业,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不朽功绩。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何英同志调入外交部,历任驻印度尼西亚总领事、公使衔总领事、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驻蒙古大使,外交部西亚非洲司司长,驻坦桑尼亚大使兼驻乌干达大使,外交部副部长等职。何英同志是新中国第一代外交官,他在外交战线奋斗40多个春秋,为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自1983年起,何英同志担任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中国——伊朗友好小组主席。他认真履行人民代表和人大常委会委员的职责,曾率团代表全国人大参加各国议会联盟大会,多次陪同国家领导人出访,经常接待外国议会访华代表团,为加强全国人大与外国议会之间的友好交往努力工作。
何英同志遗体今天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