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井下“开天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1-07
第4版(要闻)
专栏:新闻特写

  井下“开天窗”
杨树民
1992年12月31日,山西潞安矿务局王庄煤矿综采一队实现全年生产原煤220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家使用全套国产综采设备年产突破200万吨大关的采煤队。
日前,笔者下井来到这个采煤队的工作面,只见由一台台液压支架组成的“钢铁长廊”,近200米长,十分壮观。矿务局副局长王成学说:这里的煤层厚度是6至8米,在使用这种架型前,分两层采煤,先采上层,后采下层。用这种分层采法在1987年曾创过年产170万吨的好成绩。但现在使用的办法叫“开天窗”,就是利用普通综采设备,在支架架板上开一个方洞,装一个方扇,使用液压控制,可以灵活地启开和闭合,只需要靠平底层煤,顶层煤靠“窗口”放行下来。这样降低了成本,达到高产高效。专程来一队祝贺的郑州煤机厂厂长刘怀礼竖起了大拇指,他说:“潞安人横下一条心要上新设备,我们厂承担设备制造任务。”
“我们是真诚的合作伙伴。”王成学接着说:“为了这套设备的改造成功,郑州煤机厂的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没有少费心血。”
在现场,我们见到了这个采煤队队长贾双春,他30来岁,浑身是劲。他说:“使用‘开天窗’设备,不仅高产高效,也减轻了矿工的劳动强度。设备事故少,性能稳定,易于操作。只要有好的工作面,就能多采煤。我们下一个目标是年产突破300万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