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如何看待进口石油——访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王涛、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总经理盛华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1-13
第2版(经济)
专栏:部长热线

  如何看待进口石油
——访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王涛、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总经理盛华仁
本报记者王彦田田生编辑同志:
有刊物报道,近年来,我国进口油出现增加趋势。我国是世界上的主要产油国之一,为何现在石油进口量比较大?请你们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及看法。
北京读者田生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是我国石油生产和管理的主要部门,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是我国石油加工和管理的主要部门,最近,记者就读者提出的问题,采访了这两个部门的主要领导。
记者:自60年代大庆油田开发以来,我国逐渐步入世界石油生产大国行列,并有较大量的石油出口。据说,近年来我国的石油出口量有所减少,进口量出现增加的趋势,请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王涛(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从60年代大庆石油会战开始,经过石油战线150万职工的艰苦创业,我国石油产量一直保持了稳定上升的好势头,目前,石油年产量已达到1.4亿吨,居世界第5位。同时,近年来我国石油出口相对减少,进口量增加也是客观事实。我国石油出口量80年代最多,曾达到年出口3500多万吨,进入90年代,出口量有所减少,1992年出口原油2000多万吨,进口原油1200多万吨;1993年国家计划出口原油1900万吨,进口原油1500万吨,进出口量虽有变化,总体上还是出大于进。
盛华仁(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总经理):除了进口原油,我国近年来汽油、柴油等成品油的进口量也有增加。今年我国计划出口成品油300多万吨,进口600多万吨。这样算起来,今年我国油品进出口基本平衡。
记者:请谈谈我国进口油增加的原因。
王涛:近年来我国进口油分量增大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的需求加大;二是国内石油产量增加难度加大。近两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对原油的需求每年都有较大数额的增加,超过了石油产量的增长速度。石油产量的增加是呈波浪式变化的。进入90年代,由于东部油田稳产难度加大,西部勘探开发没有接替上等多种原因,近几年我国石油生产处在一个生产结构调整时期,产量增长放慢,是在前几年高增长后的正常波动。石油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能源基础之一,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进口适量的石油是完全必要和正常的。
盛华仁:近两年,油品市场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热点,也是方方面面十分关注的问题。作为国内提供成品油的主要部门,为稳定油品市场,石化总公司会同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压缩和动用库存、鼓励企业超产、节约用油等,当然也包括进口部分原油和成品油。另外,从石油加工企业的角度看,十四大把石油化工行业定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石油化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的主要难题是石油加工企业面临国内原油量不足的制约。据统计,目前,我国大型石油加工企业的设备的利用率只有80%左右,一方面是紧俏的油品市场,一方面是没有足够的原油加工,企业也很着急。如何适应国民经济对油品的需求和保持企业较好的效益,我想,近期主要解决途径是增加进口原油,让企业加工。
记者:对于近年来进口油增加问题,存在不同看法,请谈谈如何正确认识这个问题。
盛华仁:对进口油大量增加存在不同看法是可以理解的。我国过去一直以摘掉贫油国帽子而自豪,60年代我们结束用“洋油”的历史,现在“洋油”又回来了,似乎在感情上不好接受。另外,还有一种观点,石油是战略能源资源,依赖进口分量大了怕不保险。中国石化总公司承担着进口油的主要任务,我们认为,改革开放,加快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实现和国际经济的对接,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由于世界资源分布和开发是不平衡的,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国际资源是互补的,一些国内资源短缺的国家,如日本、韩国,石油完全依靠进口,并没有影响其经济发展。一些生产石油的国家,从社会需求和经济核算出发,也大量进口石油,如美国。能源和加工业不同,不应一概以“国产化”论之。换一个角度说,进口多少,出口多少,是一种经济行为,是企业行为,进出口量的变化主要依据是效益上合算。全世界每年石油消费量30多亿吨,我们只占3%多一点,进口量占的份额就更少,不算是大问题。
王涛:我同意盛总经理的看法。作为石油生产企业,我们一直把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当作目标,石油完全立足国内是好事,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和石油生产发展的差距,适时适量进口石油也是正常的。我认为,不能简单地以石油进出口量变化的情况,作为衡量石油工业成就大小的依据,来判断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如何。
记者:今年我国进出口油将大体持平,今后发展趋势如何?
王涛:我国石油工业的前景是乐观的。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贯彻国务院“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石油发展战略方针,同时在石油企业不断采用新技术,深化改革,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油气勘探、开发都呈现出加快发展的好势头。从去年开始我国的石油产量增加幅度加大,今年生产形势也不错。我们本世纪末的目标是年产油气两亿吨,如果节能工作再搞得好些,基本上可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当然,还有一个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快慢的问题,按目前国民经济年增长9%左右的速度,今后一两年内,国内石油供需间的矛盾估计会有所加大。我国节能的潜力很大,据统计,单位产值能源消耗比发达国家要高三到四倍,是印度的两倍。如果我们把能源消耗水平降到印度的水平,按我国现在年产石油1.4亿吨计算,我国就相当于增产2.8亿吨油。当前石油紧缺,应大力宣传生产和节约并重。
盛华仁:从目前国内石油供需状况看,估计近几年石油的进口还会增加一些,明年很可能进口量会超过出口量。但我们以为,只比较出口多还是进口多,意义不大。即使国内原油多了,还有一个和国际市场比较成本价格的问题,经济上合算,该进就应该进。石化总公司经过十年发展,已经步入世界特大型石油化工集团行列,技术水平、加工能力和贸易都有良好的信誉,有能力扩大加工进口原油,并实现加工出口,“两头在外”的战略。现在看,扩大加工进口油无论对石油加工企业,还是对国家、地方都有好处,有多方面的积极性,为什么不去干呢?
(下期内容:纺织总会会长吴文英谈怎样评价中国服装市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