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金盾生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1-18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

  金盾生辉
张法生 宋晶
金盾,是忠诚、勇敢、不惜牺牲和追求安宁的象征。
金盾,是一首奉献的诗。
为了金盾,为了金盾的光辉,二级警监、石家庄市公安局长杨继宏经常忘了自己的家事私事,却忘不了扛在肩上的徽章——金盾,赋予自己的崇高责任。
金秋时节,华北大平原上一派丰收景象。玉米黄了,高粱熟了,阳光泼洒着大地成熟的芬芳……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天,地处石家庄市赵县境内的华北油田一口油井突然发生特大井喷,含有硫化氢的毒气随风扩散,正在田间劳作的几个农民当场倒地身亡,附近的牲畜也无声而死,农民兄弟的生命财产面临着严重威胁。当时,杨继宏正在外地处理公务。他闻讯后,即刻调转车头,赶往现场指挥部,与省市有关领导和当地政府一起指挥抢险,调动500名交警与特警,帮助方圆十数里的染毒区群众紧急疏散。第二天,他毫不犹豫地走进染毒区中心地段,站到了离喷井仅有20米的地方,把个人生命置之度外。途中,有的农民见他块头最大,认定他是一个“大官”,便纷纷围拢上来,里三层,外三层,严严实实地把他堵住,要求解决问题。被突如其来的天灾吓急了眼的农民群众说话很难听,还有的高喊要扣车扣人。见此情景,有的干警便说“有人围攻杨局长”,要派员去解围营救。杨继宏通过传呼机严厉制止他的部下,并说:“人民群众在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危难时刻,要向我们诉说和求救,这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我们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这也是我们的责任,怎么能说成围攻呢?你们现在的头等任务是用最快的速度把群众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就这样,经过一天一宿,30万农民群众全部被疏散到染毒区外之后,杨继宏这才拖着极度疲劳的身躯回到单位……他的身子已经很乏了,但觉得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心情倒轻松起来了。
你说杨继宏是“尽职尽责”,当然可以。但有时不是他本职内的事,只要对人民群众有好处,有需要,他也尽责去管。他经常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有位建筑工人给他写信,诉说自己因工伤丧失劳动能力,农村的妻子又身患重病无人照料的困难,请求他帮助解决。对这位素不相识的普通工人来信,杨继宏像对待其他群众来信一样认真,当即派人去了解,得知情况完全属实,便按政策规定帮助解决了。那位建筑工人逢人便说:“我连杨局长的面都没见过,连一支烟钱都没花,就办成了这么大的一件事!要是我们党的领导干部都能像杨局长这样,那该多好!”杨继宏对他的部属和同事体贴入微,连市公安局的锅炉工、门房传达和食堂大师傅,他都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并和蔼可亲地问寒问暖。一位民警得了绝症,处于弥留之际。杨继宏怀着悲痛的心情去医院看望他,叫他不要记挂身后的一切事情,组织上会妥善安排的,病人感动得热泪盈眶,拉住他的手久久不放。机关里的警员和工人说:“杨局长,你的官越做越大,可架子越来越小,真令人钦佩。”
杨继宏对人民群众有“菩萨心肠”,但对于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犯罪分子却是“铁石心肠”,从不手软。有一次,刘某因一场口角去报复某职工,残忍地将其妻杀死,又将其三岁的幼子从高楼扔下,并拧开液化气罐纵火烧毁现场。公安机关将刘犯捕获后,其亲属谎称刘犯是“精神病人”,并从一家精神病院弄来一张证明。依照法律规定,精神病患者不负刑事责任,一纸释放案犯的报告送到了杨继宏手中。杨继宏想到某职工的妻子和幼儿惨死的情景,手上的一张薄纸重有千斤。他认真审卷,首先从诊断证明书上发现了只有公章而没有医生签字的破绽,然后便亲自到看守所暗中连续观察好几天,又派得力人员调查核实刘犯的全部病史,均无精神病记载。至此,基本上可以否定刘犯是精神病的谎言了。但杨继宏说,人命关天,不可有丝毫草率。最后,又通过更权威的精神病院数名专家集体诊断鉴定,确认案犯无精神病。这样,丧心病狂的刘犯很快被移交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经法院判处死刑。对此,受害人万分感激,称杨继宏是秉公执法的“当代包公”。
杨继宏是位勤于思考的人。他在办公室里常常背过身去,深邃的目光望着风沙弥漫的窗外……这位身穿警服肩扛金盾徽章的老公安,心中常常泛起感情的波澜,那些有关金盾的故事,使他永难平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