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命运不是那辘轳……——观舞剧《枣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1-07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命运不是那辘轳……
——观舞剧《枣花》
王曼力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体现了作者一生同命运搏斗的思想:“啊,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舞剧《枣花》的女主人公是我国山乡妇女,她的“命运交响曲”是她在当今改革大潮的冲击中,醒悟到“命运不是那辘轳,要把井绳缠在自己身上。”
谁说舞剧不能直面人生,不能表现更深刻些的主题?!这就是我在全国舞剧观摩演出之后,想为大连歌舞团的舞剧新作《枣花》说几句话的缘由。
舞剧《枣花》取材于电视剧《篱笆·女人·狗》和《辘轳·女人·井》,将这样两部情节起伏跌宕,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反映现实人生的电视系列剧浓缩在一部舞剧里确有难度。编导张毅以他的人生体悟,以他对舞剧新的思考角度,选择了写人与写情。舞剧既定名“枣花”,顾名思义,编导则以枣花为主线,从她两次婚变的痛定思痛中,表现她的性格逐步成长,观念不断更新,最终挣脱束缚自己命运的井绳,寻找当代女性独立的人格价值。
舞剧以情感结构方式,人物行动随情感变化而自由进出,时空关系听凭角色情感流动而任意组接。原电视剧中一首首悲戚苍凉的插曲,在歌者发自心底或轻或重的低吟与嘶吼中,使观众的情感融于带有悲剧色彩的剧情里,观众的心无时无刻不牵着枣花的命运,整个观赏过程竟是观众不停思索的过程。全剧不乏新颖独到的手法与精彩舞段。如序幕及一场中,枣花和小庚真诚地相爱着,二人在芦花丛中幽会,捉迷藏,在田野中或坐或卧,手儿轻柔相握,眼神热烈对视,从这些生活原型中自然交织起来的双人舞,情真意笃,仿佛是小溪中荡漾起的爱的柔波。铜锁爹与枣花娘一生相爱难以结合,便以彼此的儿女成婚互慰,这种复杂的心态酿成错中之错,使枣花与铜锁错结连理。以此而创作的母女双人舞虽侧重于枣花如泣如诉的内心独白,却掀动起枣花娘心底的波澜。这里编导设计了枣花娘给女儿下跪的意外一笔,这一骇人之举既迫使枣花就范,又为不幸婚姻一锤定音。看,这一边红盖头下是眼里含泪哭不出的新娘,那一边是志满意得的新郎官;这一边是逼着女儿喝下苦酒的亲娘,那一边是被打散的鸳鸯……喧天的鼓乐,迎亲的场面,喜庆的氛围,却把悲剧推向了极致。又如第三场,编导有意处理了枣花的第二次婚礼,有意以色彩对比写心理因素对比,体现山乡巨变的时代背景,表达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内心喜悦。劳动致富的小庚穿上了笔挺的西装,摆脱了赌徒铜锁纠缠的枣花披上了时髦的婚纱。一对新人主宰自身命运的由衷欢乐,掀起了婚庆的高潮。浓郁的东北风情舞蹈颇具民族审美意蕴,火爆的手绢舞,幽默的高跷舞,引出新郎精彩的花鼓独舞,那上下飞舞的长穗鼓槌,那闪转腾挪的漂亮身段,那激越的鼓声,敲醉了山乡的夜,敲醉了枣花的心。这样发展起来的双人舞情切切意绵绵,是一曲爱的奏鸣。舞台一角出现了高高的纱幔,隐约可见华丽的席梦思床和床上色彩斑斓的被褥。一对新人步入洞房:纱幔内是喜盈盈的一双爱侣,纱幔外是冷清清的铜锁父子和枣花娘。悲怆的歌声骤起:生活是一杯酒,饱含着人生的酸甜苦辣……编导的高明在于他具有调动各艺术门类的综合能力,以心中情结所系及营造出的艺术氛围,去启发观众对人生的顿悟。
舞剧《枣花》的题语:人总不甘愿于束缚,人总是要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这又何尝不是编导的座右铭!我以为这部颇见编导功力的作品实属上乘,其中成功之笔已为观众所叹服。如果编导刻意求精,不是听命于生活本身的原色,不是活报式地图解铜锁聚赌那场戏,不是一般化地表现枣花翱翔于花间的梦,不是聚焦于小庚猜疑枣花难舍旧情,那么枣花最后的出走是否更能体现女主人公人格的力量,更为扣紧“命运不是那辘轳”的主题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