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挖不尽的潜力——肇源县推广新耕作法中的新成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06-06
第2版()
专栏:

挖不尽的潜力
——肇源县推广新耕作法中的新成就
胡佩兰
“劳力不够用”
肇源县农民经过去年的实际体验,充分相信了“等距、宽播、间苗、保苗、分期追肥”的新耕作法是增产的关键。但是他们还有顾虑,害怕实行新耕作法时劳力不足。
肇源县委认为:解决费工问题是今年巩固和提高新耕作法的关键。当时农民提的理由是这样:各种作物差不多都同时出苗,因为劳力不足,间苗时顾了谷子就顾不了大豆。根据这种情况,县委初步研究了一下:如果根据各种作物的习性,循序排列播种时间,使它们的发芽期稍稍错开,就可解决间苗时间挤在一起的矛盾。于是,县委派宣传部长石凯会到孟克里村去作试验;如果可行,就在全县范围内推广。
石凯会到孟克里村进一步了解了农民对“费工”的苦闷。去年该村间苗二百二十三垧,追肥三百六十五垧,总共用妇女工五千五百三十个;全村一百六十一名妇女作了将近四十天活,但在技术规格上还有很多不合乎要求。今年计划间苗二百八十垧,追肥四百垧;如果按去年的工数计算,要用七千五百三十个妇女工,作活的时间还要比去年长。可是,为了不使小苗发育受影响,全部庄稼必须在二十天以内间完。因此,农民群众说:时间不赶趟,劳力不够用。
谈起间苗的事,孟克里村妇女的印象可深了。去年初间苗,大家都没有经验。到底是多远一棵合适,人们都不知道。有些农民生怕把他的庄稼间瞎了,因此,头一次间完了苗,过不几天就去看看。苗子还密,又间一次。但是,谷子已经盘根,再拔就费事了;有时拔这棵,旁边那棵又移动了,只好右手拔这棵,左手培着那棵。谷子间过二遍苗,已七月中旬了,黄豆长了一尺多高,已经开了花,再间就不相宜了。最困难的是去年谷子播得厚,密密麻麻像马鬃似的,不知拔那棵好,稍一不慎,就要碰折很多棵。所以,去年间苗时,平均每垧谷子用了十五个工。
潜力挖出来了
肇源县委从这些情况中找出了解决费工问题的方向。费工的原因之一,固然是去年没有经验,谷子种得厚,不好间苗,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过去农民种地很少有个周密统一的计划,随便种地,所以忙乱窝工。互助组里也是如此。今天老李家要种高粱,明天老罗家要种谷子,结果,铲?时都要求给自己先铲,谁也不肯让步。因为晚铲一天,就差好大成色呢!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就各干各的。往年互助组轮作制度搞不好,原因也在这里。去年孟克里村谷子间完二遍,黄豆已长了一尺多高。今年要进一步推广新耕作法,就必须“排开种”。
石凯会从孟克里村回来的时候,县里正在筹备召开农村工作会议;于是就以孟克里村的“排开种”的计划为典型,作了充分的研究和讨论。孟克里村的计划是这样订的:清明节种完小麦,清明节后十天内种完谷子,谷雨种完高粱和糜子,谷雨后十天种完大豆,立夏种完苞米;这时离芒种还有一个月零两天,就作为补苗和栽苗的时间。到芒种,估计谷子也将长到一寸多高,采用一次定苗办法,以十天的时间间完谷子。间完谷子正好间大豆(计划五天),夏至开始间高粱。这样不但把间苗时间错开,轮作问题也解决了。谁的地先出苗,就先给谁铲,大家都不会有意见。
用事实教育农民
新的萌芽的东西,开始生长时往往是困难的。为了不误农时地“排开种”,就必须适当早种。可是,当四区区委在福兴村沈杰小组动员早种时,有的农民就说:“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这是老规矩。”提到清明节种谷子,群众更有顾虑。十二区维新村老冯头当着县工作组同志的面说:“割掉脑袋我也不种,从来我也没听说过清明节种谷子。”其他的人也说:“种完高粱才种谷子。”问他为什么?他说:“早种怕冻着,要出莠子、出老苗子(不出穗的禾秆)。”其他各区在动员早种、排开种时,都遇到相似的问题。到底早种谷子是不是真有害呢?四区区委听说该区农民曲凤梧去年在清明前三天种的谷子,长得很高,穗头很大,每垧地比别人的多打了好几石。十二区维新村农民金凤有和李合在去年、前年都是在清明种谷子,不但没有冻坏,而且在去秋水涝时,他们的谷子已经成熟了,一个莠子也没有,平均每小垧打了九石多。当然,早种的也有长莠子、长老苗子的。但那是因为种的时候处理种籽不恰当。有的农民怕早种的不出苗,拼命多下种籽,以致出苗时都挤破了头。过去又不习惯间苗,苗出的太稠,就用锄头尽量勒苗眼,结果苗的根部受了损伤,就出了老苗子。出莠子的原因主要是头年的谷秕子掉在地里,在适当的温度下出苗了。工作组及时用这些事实教育了农民并且发动党、团员,劳动模范和干部带头播种,然后通过参观和竞赛的方式,由点到面地掀起竞赛热潮。二区劳动模范窦广生在三月二十八日种了谷子,成绩很好。领导干部组织了五十多人去参观。在参观前群众普遍说:
“种得太早了。”到地参观后,才知道并不早。第二天就有三个组继续开犁。这样逐渐推动了全区。
窍门里面有窍门
只是教育群众认识早种的好处,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解决随时发生的一些具体问题。清明前五天,农业科技术员石凤鸣到孟克里村去的时候,李云俭农业生产合作社就提出了这样一个具体问题:全社七十五垧地,有二百六十车粪没有送出去,三十垧楂子没有拣、没有刨,还有八间房子必须翻盖。全社共二十一个男劳力、十九个女劳力。照这种情况,最早也得到谷雨才能开犁。这样,“排开种”的计划也就无法实现了。社员都大眼瞪小眼,干着急没办法。这时石凤鸣想起了县委最近在三区窦广生互助组总结出的“边割、边拣、边种”的耕作法和使用新农具的连续作业法,心中有了底,就反问他们:“往年你们都啥时种呢?”社员回答:“每年是先刨好楂子,送完粪才种。”石凤鸣说:“如果今年把男女劳动力都发动起来,人马都配合好,刨楂子种地同时进行,行不行?”社的副主任傅宝山听这样一问,恍然大悟,马上说:“行呀,那不是连续作业吗?”社员阮秀成这时还有些不懂;问:“你怎样连呢?”傅宝山说:“咱社有一台割楂机,两台钢轴车,加上劳动力、畜力割楂子,妇女在一边拣,随后种的种,滤粪的滤粪,压磙的压磙。”张中奎一听,说:“行是行,这可得要很多人啦!”大伙算一算:割楂子机用一个人、两匹马,拣楂子用十六个妇女,送粪用两辆车、四个人、八匹马,种地两付犁杖全部用八个人,压磙子一个人,共需要十四个男劳动力,十六个女劳动力。这样一算,全社还剩下了三个妇女、七个男劳动力、四匹马。原来都愁着劳动力不够用,无法早种地,现在都乐了,说:“这真是个窍门。”第二天他们就下了地。试验了一天,平均两付犁种三垧,十六名妇女拣三垧半楂子,两个车送十五车粪,十天左右三十垧耲楂可全部种完。其他的人就盖房子、搞副业。村里村外都认为这是稀罕事,赞叹地说:“还是组织起来好!”当天晚上全社回去座谈了一下,这样做有三大优点:(一)能抗旱。往年拉完楂子、滤完粪再种,楂子坑往往旱进二寸多深;现在边割边种,种籽正好点在湿土上,发芽又快又好。(二)可以互相帮助,互相检查,减少窝工,提高质量。
(三)可以扩大妇女参加劳动的范围。
这就是肇源县在有条件的组、社推广的边割、边拣、边种、边滤、边镇压的“五边作业”法。孟克里村十一个组、两个社全部实行这种办法,推动了全村一百一十名妇女下地拣楂子。这是往年春天所没有的。 “排开种”“五边作业法”,这些窍门不一定各地都适用,而且现在要用也已经晚了。但是,肇源县委处处从群众要求出发,不断地钻研问题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