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阅读
  • 0回复

“四美”工厂——访环保先进单位深圳中华自行车二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1-24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中华环保世纪行

  “四美”工厂
——访环保先进单位深圳中华自行车二厂
何黄彪 任馨
初冬,我们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乘坐的轿车,掠过繁花簇拥的公路,来到坐落在深圳宝安区龙华镇的深圳中华集团公司自行车二厂采访。
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大型自行车厂,然而,又是一个美丽而舒适的花园式工厂。你看,那气势磅礴、构思巧妙的建筑群,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办公大楼墙面选用大面积的蓝色镀膜玻璃幕墙围护,与两翼的花岗石墙面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大片弧形玻璃墙把太阳、蓝天、白云尽收其中,而大厦室内写字楼宁静淡雅、一尘不染;生产区的建筑按照工艺流程由南向北依次排列,五座主体厂房之间用架空廊道联结,形成了立体的流水生产线;厂房造型应用了建筑科学遮阳、通风、采光等原理,设计独到,颇具匠心;生活区是由集体宿舍区、公共活动区、住宅区几大部分组成,错落有致,花木扶疏;数万平方米的绿化带青草如茵,生机勃勃,置身在这清馨豁敞的环境中不由得流连忘返,心旷神怡。
在惊叹这幅人间杰作之后,我们首先向该集团公司总经理施展熊提出:你们为什么要建造这么一座林园式的工厂?施先生思忖片刻,就侃侃而谈起来:“在我国经济发展如火如荼之际,环保更显得刻不容缓。我们不但要发展经济,也要生活得文明,要给职工创造一个美好而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从而确保宝贵的人力资源不受或少受环境污染的影响,发挥更大的效益。为此,我们一直坚持这样一个思想,那就是追求世界一流的建筑硬体和环保硬体,一边设计,一边修改,使“工厂园林艺术化,园林艺术工厂化。”
参观开始了,每走进一个车间,都是阳光明亮,空气新鲜,就像置身在大自然中一样。我们惊奇地问为什么会达到这么好的效果?该公司副总经理卢锦前介绍道:“充足的阳光,不仅是环保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保证职工身心健康、愉快工作的重要条件。为此,我们实施了‘阳光工程’,这就是厂房大面积采用了国内外罕见的采光井、采光罩,以达到最佳的采光效果。清新的空气,是现代化工厂的‘维生素’。很难想象,一个空气污浊滞塞的环境,会使生产者创造出卓越的业绩。正基于此,我们在车间里设有通风天窗带,天窗带四周砌着挡风墙,形成屋顶的负压区,使车间内的废气、热气及时地排出,这不但有效地解决了厂房内的通风采光问题,而且还节约了能源,没有噪音,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生产者创造了美的工作场所。”接着,他挥指着厂房四周说:“我们厂区种有4万平方米草坪,还有青翠的树木,楼群间有绿化带,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从而把工厂点缀成了花园式的工厂。”
我们一边环视四周,一边点头思忖。稍顷,又一个问题跳了出来:“你们在环保上投资了多少?这样会不会影响企业经济的发展?”屠副总经理连连摆手说:“不会,不会。现在有不少工厂舍不得在环保方面花钱,总以为这样做会影响企业经济上的发展,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我们厂直接用于环境投资1500万元,约占整个投资的5%左右,如果加上绿化等间接投资,可占10%左右,这个比例是很高的,但是,由于优美的环境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我们的经济发展不但没有受到影响,而且每年以35%的速度增长。此外我们采用了一些先进的科技成果,如喷漆车间采用封闭静电喷漆工艺,既避免了喷漆时散发的刺鼻气味,保护了环境,又可以把原料回收过来,一两年内就可收回全部投资,从长远看,仅此一项,就可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尤为可喜的是,职工在优美的环境里工作,能够养成清洁文明的习惯,在我们厂里面,几乎看不到职工扔下的纸片。我们这里曾从江西来了一位老妈妈,起初很不放心娇生惯养的孩子,当她看到现在孩子又健壮又讲文明卫生时,欣喜地说孩子变了,变得又讲卫生又懂礼貌了。这不能不说是优美的环境陶冶了人的情操,提高了人的素质。”
“啊,原来优美的环境可以产生如此良好的效应。”就在我们点头赞许时,施总经理又意味深长地说道:“我们厂是个大厂,在世界自行车行业,可以名列前茅,全厂占地18万平方米,但它比起全国和整个地球来,那只是大海中的一滴。因此,环保工作一定要处理好一个单位环境和整个社会环境的关系。只有每个单位从我做起,把本单位环境搞好了,整个社会环境才可以搞好。现代环保的要义,既要给人们带来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又要消除人类将要面临的生存危机。所以环保工作的所谓拯救地球,其实也就是拯救地球上面的你和我,并且造福于子孙后代。”
夕阳烧出一片火红,我们就要返程了。这时,只见在一本赠言簿上有一则这样的赠言:“美的工厂,美的环境,美的产品,美的前景。”我们不禁拍手说道:“好!这个‘四美’,就是自行车二厂的真实写照。”
  编者的话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环保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清楚。如何搞好环境?其中困难很多,但最困难的一条莫过于需要相当的投入。
对于这种投入怎么看,可能在经济上有明显的效益,也可能没有。不过我们应该看到,即使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但良好的环境保护了劳动者身心的健康,这就是最大的效益。
要求超越企业可能负担的限度来增大环保投入,当然是不现实的。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环保以充分的投入完全必要。倘若能够把先进的科研成果引进环保设施和某些工序之中,还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收回投资,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四美”工厂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是抓环保的大手笔。搞建设、办企业,应当有这种眼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