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念好了一本难念的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1-24
第8版(副刊)
专栏:

  念好了一本难念的经
杨伟光
电视剧《大潮汐》反映大中型企业改革开放这一重大主题,这类片子很难拍,但编导们把这部戏拍好了。
中国经济的中坚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大中型企业的希望在于改革开放。对于大中型企业的领导人来说,如何走出困境是一本难念的经。除了传统的计划经济的框框和行政干预以外,还有几十年来国有企业运行机制下形成的观念和习惯的束缚,这种观念如不冲破,即使给企业自主权,也不会用、不敢用。正如安妮说的:失败来源于我们的条条框框。所以,改革开放对于在旧轨道上轻车熟路的企业家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
电视剧《大潮汐》的成功,在于这个戏反映了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艰难历程和感情方面、观念方面、人际关系方面、新旧体制交替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生动地再现了远东厂从实力雄厚的大厂到衰败,又从衰败走向振兴的过程,为大中型企业在改革开放中崛起树立了一面旗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人如何驾驭改革之船树立了一个榜样。这是一部很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好片子。
这部戏的可贵还在于,可视性较强。写企业的戏容易枯燥乏味。这部戏情节较曲折,感情纠葛较复杂,心理刻画较细腻,塑造了几位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
秦世坤是一位老企业家,沉着、老练、顽强、执著。在改革开放的严峻挑战面前,他经过苦苦摸索和失败的折磨,战胜了计划经济模式的束缚,克服了感情上的痛苦和工作上的困难,提高了市场意识和竞争观念,使企业绝处逢生,重现勃勃生机,走出了一条大中型企业改革开放的光明之路。
杨天雄是改革大潮的暴发户,踌躇满志,狂妄自大,口若悬河,作风不正,不择手段,轻浮浅薄,这就注定了他好景不长,最终失败。有相当的典型性。
安妮是一位有追求的女性,是两个主要角色的陪衬,又被两个主角所爱慕,形成一系列矛盾:杨天雄追求她,但她不爱杨,最后又受雇于杨;秦世坤喜爱安妮,但秦又非常约束,把爱深埋在心里;安妮爱秦世坤,但她有口难言,最后又离开了秦的工厂。在剧中,她欲爱不能,欲恨不行,欲罢不忍,常常处于感情的矛盾之中。这个角色的成功表现,使戏感情丰富,心理刻画细腻,可视性提高。这个戏也有缺点,如前几集较散,不够集中。
这个戏产生在上海这个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有其深厚的生活基础。我们热切希望剧作家、导演、演员深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拍出更多的反映改革大潮的主旋律作品。
(附图片)
《大潮汐》剧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