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调整生产结构 云冈煤矿创利居同类企业之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1-25
第1版(要闻)
专栏:

  调整生产结构
 云冈煤矿创利居同类企业之首
本报讯山西大同矿务局云冈矿积极贯彻“条例”,深化企业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取得显著成效。今年1至10月份,共生产原煤361.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5.3万吨;上缴利税619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雄居全国煤炭同类企业榜首,成为扭亏增盈先进典型。
云冈矿是座年产量超过400万吨的特大型矿井,在全国煤炭企业普遍处于亏损境地时,他们从1991年起实现扭亏为盈,迄今为止,不到3年已累计上缴利税1.4亿元。
近年来,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这个矿根据本矿实际,调整了生产结构,将全矿9000余名职工分解为1/3从事煤炭生产,1/3从事生产和生活服务,1/3从事第三产业和多种经营。在煤炭生产中,坚决克服片面追求产量,只知道要人、要设备、增加工作面,忽略效益的偏向,大力推行集约化生产,大刀阔斧地缩减生产区队,精减富余人员,全矿由16个采煤队减为现在的3个综采队,2个机掘队,采掘人数由2558人减到480人,使综采机械化用人少效益高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与此同时,创建了云煤建井公司、实业公司等10个公司,开办拥有年产15万米矿用阻燃皮带厂等64个项目102个网点,近5000名生产富余人员顺利转岗,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今年以来,云冈矿苦练内功,认真完善内部承包责任制,对全矿生产、辅助、第三产业和多种经营单位全部实行风险抵押承包,推行成本目标管理,出台了井下采掘单位一次性费用承包,机关科室执行奖金费用总额承包,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各级干部每月按切块承包指标完成好坏进行奖罚。工人按岗位实行“三定”,即定消耗品种,定消耗定额,定考核标准,并严格控制生产投入,使职工的效益观念明显增强。1至10月份,吨煤成本比计划降低0.07元,全员工效突破5吨,跨入国内先进水平。多种经营和第三产业总值达到4627万元,实现利润416万元。从大矿分流转岗到第三产业和多种经营的4947人中,有1163人工资、奖金完全与大矿脱钩,406人与大矿奖金脱钩。
 (冯日升 郑文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