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宝应水乡做活水文章大兴围绕市场牵龙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1-25
第2版(经济)
专栏:

  宝应水乡做活水文章大兴围绕市场牵龙头
本报讯金秋时节,地处苏北水乡的宝应县农村:活蹦乱跳的鱼虾、悠然爬行的龟鳖、洁白鲜嫩的荷藕和茨菰等大宗土特产品,争相上市;河面和公路上,各种运销船只和车辆来往穿梭,通宵不息;城乡60多个农副产品的交易市场更是忙忙碌碌。这是这个县变资源优势为市场优势、开发特色规模农业带来的新气象。
目前,宝应县“万亩水产万亩林,万亩茨菰万亩藕,万亩湖桑万亩棉”的乡镇不断涌现,全县开发利用水面滩地已达40多万亩。建立了鱼蟹、龟鳖、荷藕、茨菰、粮油、棉花等10多种全国、全省生产和创汇基地,仅荷藕、水产品年总产量就达12万吨,居全国前列。全县农业年产值超过了11亿元,其中多种经营年产值达6亿元。
宝应县有水面滩地70万亩。在稳定粮棉油的同时,他们积极开发利用水面滩涂资源,把承包和竞争机制引入资源开发,出台了“谁开发、谁投资、谁受益”的鼓励和优惠政策,吸引了各种形式开发的投资者:有国营、集体、个体的独立和联合开发,又有租赁、股份、招标等形式的开发。
目前,全县常年从事购销农产品的农民已达2万多人。此外,县农业主管部门、外贸部门和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分别成立了流通服务实体;城乡兴建了65个各类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全县还兴办起各类农业加工企业230多家。(丁连选 周启云 何清江) 
本报讯一村一品专业村已成为京郊大兴县推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龙头”。目前,全县各类专业村已达100多个,占全县农村村级总数的20%左右,且仍在迅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兴县涌现出了一批如韭菜村、西红柿村、菜花村、红薯村、冬瓜村、苹果村、鸭梨村、西瓜村、奶牛村、养鸡村及水泥板村等100多个各类专业村。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农民以市场信息为导向,参与流通程度高;一业为主,一村一品专业化生产;形成一定规模,商品量大;经济效益好,农民收入高。如礼贤镇紫各庄村200多户农民家家户户种西红柿,全年向市场提供商品量达150万公斤,有时能左右大钟寺等农贸市场的价格,平均户收入6000元,最高的收入达2万多元。
大兴县委县政府根据本县多种经营发达,规模经营形式多样化,土地资源丰富的实际情况,及时总结推广了一村一品专业村的成功经验,明确提出,要以专业村为龙头,推进农村经济,争取二至三年内各类专业村的数量达到全县农村村级总数的50%以上,并逐步形成蔬菜、瓜果、建材、粮食、养殖五大区域。
这几年大兴县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牵“龙头”:围绕市场调整产业结构;依靠科技,优化品种;搞好农副产品深加工,重点抓好粮食、林果、蔬菜三大加工基地建设;加强市场培育,重点抓好粮食、建材、蔬菜、西瓜和综合市场建设。(田宝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