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延安双拥运动的兴起及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1-08
第5版(理论)
专栏:

  延安双拥运动的兴起及启示
张勃兴
发祥于革命圣地延安的双拥运动,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延续和发展,我党我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这一优良传统,以其经久不衰的强大生命力,在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50年后的今天,回顾双拥运动的形成过程,研讨其产生原因及历史作用,对于进一步搞好新时期的双拥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双拥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战争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的,它可溯源于我们党创建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初始时期。在南昌起义时,革命委员会印发的《八一革命宣传大纲》和以贺龙名义发布的《告官兵书》中,就要求起义部队“对民众尤其对于一般贫苦劳动大众,应加以保护”。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三湾改编”后,相继制定了“三大纪律”和“六项注意”,9项条规中属于保护群众利益的就有7项,这表明我军自觉地以铁的纪律维护军民团结。我们党建立革命根据地和红色政权后,又进一步提出了拥政的要求。各根据地政府积极组织群众,热情慰劳和大力支持红军,中央根据地还成立了有党团组织、民众团体、地方武装和红军政治部代表参加的拥护红军委员会,负责组织开展这项工作。“军爱民”与“民拥军”活动互相促进,紧密结合,其内容和形式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为双拥运动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轰轰烈烈的双拥运动兴起于我们党的政治成熟期——延安时期。在1942年党的整风运动中,深入研究了如何进一步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问题。同年9月,党中央决定在陕甘宁边区开展军队“拥护政府,爱护人民”和地方“拥护军队,优待抗日军人家属”(简称拥军优抗)活动。1943年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了《关于拥护军队的决定》和《关于拥军运动月的指示》。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部、政治部发出《关于拥护政府爱护人民的决定》和《关于拥政爱民月的工作指示》。一个规模空前的双拥运动率先在延安兴起。党中央对延安的双拥工作给予高度评价。1943年5月8日,《解放日报》发表了题为《拥军运动和拥政爱民运动的经验》的社论,对陕甘宁边区的经验加以推广。同年10月1日,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写的关于《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的指示中,要求“各根据地党委和军政领导机关,应准备于明年阴历正月普遍地、无例外地举行一次拥政爱民和拥军优抗的广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并规定了具体办法。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全国各个解放区和敌后根据地也掀起了双拥运动的热潮。
延安双拥运动的蓬勃兴起,使发源于红军时期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这集中表现为:一是组织领导的层次更高,二是活动的规模更大,三是制度更加完备。这些特点,标志着我国革命战争时期的双拥工作已发展到系统而完备的成熟阶段。
双拥运动这一革命优良传统,有其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通过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可以为我们认识双拥运动的发展规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做好双拥工作,提供宝贵的启示。
第一,双拥工作只有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在共同的政治基础上不断巩固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才能始终保持其正确的发展方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双拥工作必须以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促进军地双方同守立国之本,共走强国之路。只有以此为共同的政治基础,才能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军政军民团结的纯洁性;才能在新形势下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保持军政军民之间强大的凝聚力。当前,在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的推动下,又一个改革大潮在全国蓬勃兴起。这就要求军政军民在共同的政治基础上,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像革命战争年代生死相依、患难与共那样,在改革的进程中心心相印,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共同推动改革大业不断向前发展。
第二,双拥工作只有紧扣时代的主题,保证党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心任务顺利实现,才能保持长久而旺盛的生命力。延安时期,时代赋予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任务就是通过人民革命战争,实现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当时双拥运动从内容到形式都是紧紧围绕党的这一中心任务进行的,一切为了巩固根据地,一切为了前方打胜仗,从而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双拥运动的这一基本特征,正是其历史价值的精髓所在。今天,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双拥工作只有紧扣时代主题,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第三,双拥工作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才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延安双拥运动的一个显著特点。今天,要把双拥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仍然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使双拥工作成为一项群众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富有号召力和时代特征的活动形式。近年来各地兴起的创建双拥模范城、模范县的活动,为双拥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是双拥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应当继续坚持和不断完善。要努力建立健全基层各种群众性的拥军优属服务组织,实现服务组织网络化,服务内容系列化,服务工作制度化,促进双拥工作进一步走向经常化、制度化和社会化。
第四,加强党对双拥工作的领导,坚持各级主要领导同志亲自抓,是双拥工作不断深入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延安时期,正是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自倡导和精心培育下,使双拥运动蓬勃兴起和普遍开展,成为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的一个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明确要求“把双拥工作作为维护国家稳定与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双拥模范城”、“双拥模范县”牌匾,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双拥热情。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总要求,为搞好新时期双拥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所有这些,是双拥工作不断深入发展的根本保证。
今后,我们要把进一步搞好双拥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光荣使命,让延安时期的革命传统深入人心,世代相传。
(作者为中共陕西省委书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