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香港舆论认为中英会谈无进展英方应负全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1-29
第4版(要闻)
专栏:

  香港舆论认为
中英会谈无进展英方应负全责
新华社香港11月28日电中英就香港1994/1995选举安排进行的第十七轮会谈未能取得进展。香港舆论认为,英方对此应负完全责任。
香港《大公报》在题为《英国难辞其咎》的社评中指出,英方缺乏诚意,一再节外生枝,设置障碍,这是十分令人遗憾的。社评说,近一时期当中英谈判一再遇到障碍而难于前进的时候,中方提出“先易后难”的建议,曾给会谈带来生机,给人们带来希望。中方主张双方先就比较容易解决的区议会及两个市政局的选举安排问题达成谅解,然后再讨论解决1995年立法局选举安排问题。这说明中方为了争取时间,亦考虑港人的意见而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英方却反其道而行之,坚持将三级议会选举安排混在一起,让你先难,后也难,这实在是蛮不讲理。如果人们再看看港督彭定康最近放出的要随时“拔插销”的气球,可以看出,英国人确实并无达成协议的诚意。社评奉劝英方不要再玩诡计、使花招,也不要在对抗的道路上走下去。
香港《文汇报》的社论指出,英方蓄意歪曲“先易后难”的含意。他们把彭定康的“三违反”方案,分成两部分,一个部分叫“易”,一个部分叫“难”,要求中方先接受彭定康方案“易”的部分,下来再接受彭定康方案“难”的部分。显而易见,英方心中的“先易后难”,就是分两步走,力争彭定康“三违反”方案在会谈中过关。
社论说,英方口口声声说时间紧迫,但中方提出的“先易后难”的办法,恰恰是考虑到时间紧迫这个因素的,为什么英方又要节外生枝,使问题复杂化呢?原来,时间紧迫只是英方的一个借口,一种施压手段。
《香港商报》的社评指出,中方愿意与英方谈判,而且希望能达成协议,这是中方的一贯立场,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问题的出现,是英方一手挑起的;英方处处设置障碍,并不时节外生枝。社评奉劝英方悬崖勒马,改变错误立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