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虞山立足林区迈向市场成为全国第一个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国营林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1-12
第2版(经济)
专栏:

  虞山立足林区迈向市场
成为全国第一个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国营林场
本报讯地处江苏常熟市郊的国营虞山林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勇于突破林业单一经营的束缚,按照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需要,实行林业、旅游、工业、商业一齐上的经营战略,搞活了林场经济,效益显著。据统计,1992年这个林场的总收入高达1.13亿元,比1978年增长50倍;出口创汇1327万元,实现利税1126万元,在全国4192个国营林场中成为第一个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林场。
虞山林场原来是一个林少人多的“贫困户”。改革前,花钱靠贷款,吃饭靠“皇粮”,有时穷得连职工的工资都发不出去。改革开放后,场领导班子带领全场职工抓住机遇,抛弃单一经营的旧观念,甩开膀子走新路,接连走了几步好棋:
第一步棋: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建立林特产品基地。首先把当年毁林种粮的2000多亩农田全部退耕还林,种上了茶、果、竹等经济林,办起了一个500亩的园林苗圃。随后又将500亩材用毛竹林改为笋材两用林,提高竹笋产量,还推广应用茶树密植丰产新技术,选育推广早熟优良品种白云桃。这样,在不到4000亩的茶、果、竹、苗四大林特产品基地上,每年可获得446万元的收入。
第二步棋:把改革的触角伸向森林旅游业。他们采用集资、合资办法多方筹措资金600余万元,先后修建了环山公路和上山公路;新建了森林公园牌坊、盆景园、剑阁、维摩山庄和虞山艺术馆,建成了富有江南特色的“虞山国家森林公园”。来森林公园的游客逐年增多,1992年,中外游客已超过100多万人次。
第三步棋:大胆走小林场办大工业的路子。近年来,虞山林场利用山地和资源优势,吸引外资,创办中外合资企业,参与世界市场竞争。至今,已与香港、加拿大客商创办了三个合资企业;引进资金219万元,还引进了电脑绣花机及数控彩色马路砖压机等先进设备。合资企业生产的服装和橡筋等产品已远销美国、日本、独联体、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目前,该场正与台商洽谈的“蝴蝶兰”栽培中心合资项目,总投资额为2000万元人民币,将建成亚洲最大的兰花培育中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