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1-18
第1版(要闻)
专栏:

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
编者按 为了配合广大党员和干部学习党的十四大文件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了《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专题摘编》,共20万字。现在文献研究室从这本书中选出部分内容,在本报发表,供读者学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
《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1978年9月16日),《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21页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31页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是毛泽东同志在整风运动中反复讲过的。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33页
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33页
在党内和人民群众中,肯动脑筋、肯想问题的人愈多,对我们的事业就愈有利。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没有这样一大批闯将,我们就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就无法赶上更谈不到超过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希望各级党委和每个党支部,都来鼓励、支持党员和群众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都来做促进群众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的工作。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33、134页
不解放思想,不实事求是,不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不相结合,不可能有现在的一套方针、政策,不可能把人民的积极性统统调动起来,也就不可能搞好现代化建设,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1979年7月29日),《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76页
我们搞四个现代化,不开动脑筋,不解放思想不行。什么叫解放思想?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决不能够偏离四项基本原则的轨道,不能损害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1980年2月29日),《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243页
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今后,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认为解放思想已经到头了,甚至过头了,显然是不对的。
《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323页
我们在粉碎“四人帮”以后,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思想路线是什么?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坚持毛泽东同志说的实事求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年6月30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51页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49页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1982年9月1日),《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371、372页
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条件,以自力更生为主。
《路子走对了,政策不会变》(1983年6月18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6页
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年6月30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52页
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从马克思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绝不能要求马克思解决他去世之后一百年、两百年、上千年所产生的问题。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出现的事情,不能要求他解决这些问题。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
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天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或上百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列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列主义者。
列宁之所以是一个真正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于他不是从书本里,而是从实际、逻辑、哲学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上找到革命道路,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干成了十月革命。中国伟大的马列主义者毛泽东,并不是在马列主义的书本里寻求在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马克思能预料到在一个落后的俄国会实现十月革命吗?列宁能预料到中国会用农村包围城市夺取胜利吗?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
可以这样作出结论: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在革命成功后建设社会主义。一个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
会见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时的谈话(1989年5月16日)
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总的讲,我们有四个不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变,一心一意搞四个现代化建设不变,两个开放政策不变,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不变。我们的改革和开放都将继续进行下去。
《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87年3月8日),《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1987年2月—7月)》第10页
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基本路线。要搞现代化建设使中国兴旺发达起来,第一,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第二,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主要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两个基本点是相互依存的。
《我国方针政策的两个基本点》(1987年7月4日),《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1987年2月—7月)》第42、43页
党的十三大概括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对不对?两个基本点,即四个坚持和改革开放,是不是错了?我最近总在想这个问题。我们没有错。四个坚持本身没有错,如果说有错误的话,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还不够一贯,没有把它作为基本思想来教育人民,教育学生,教育全体干部和共产党员。这次事件的性质,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四个坚持的对立。四个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精神污染,我们不是没有讲,而是缺乏一贯性,没有行动,甚至讲得都很少。不是错在四个坚持本身,而是错在坚持得不够一贯,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太差。一九八○年元旦,我在政协讲话,讲了“四个保证”,其中有一条叫“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在讲艰苦创业,后来日子稍微好一点,就提倡高消费,于是,各方面的浪费现象蔓延,加上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法制不健全,什么违法乱纪和腐败现象等等,都出来了。我对外国人讲,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对于艰苦创业,对于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将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都很少,这是我们很大的失误。
改革开放这个基本点错了没有?没有错。没有改革开放,怎么会有今天?这十年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应该说我们上了一个台阶,尽管出现了通货膨胀等问题,但十年改革开放的成绩要充分估计够。当然,改革开放必然会有西方的许多坏的影响进来,对此,我们从来没有估计不足。八十年代初建立经济特区时,我与广东同志谈,要两手抓,一手要抓改革开放,一手要抓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包括抓思想政治工作。这是两点论。但今天回头来看,出现了明显的不足,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一硬一软不相称,配合得不好。讲这点,可能对我们以后制定方针政策有好处。还有,我们要继续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个不能改。实际工作中,在调整时期,我们可以加强或者多一点计划性,而在另一个时候多一点市场调节,搞得更灵活一些。以后还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重要的是,切不要把中国搞成一个关闭性的国家。实行关闭政策的做法对我们极为不利,连信息都不灵通。现在不是讲信息重要嘛,确实很重要。做管理工作的人没有信息,就是鼻子不通,耳目不灵。再是绝不能重复回到过去那样,把经济搞得死死的。我提出的这个建议,请常委研究。这也是个比较急迫的问题,总要接触的问题。
这是总结我们过去十年。我们的一些基本提法,从发展战略到方针政策,包括改革开放,都是对的。要说不够,就是改革开放得还不够。我们在改革中遇到的难题比在开放中遇到的难题要多。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我们要坚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而不是美国式的三权鼎立制度。实际上,西方国家也并不都是实行三权鼎立式的制度。美国骂我们镇压学生,他们处理国内学潮和骚乱,还不是出动了警察和军队?还不是抓人、流血?他们是镇压学生和人民,而我们则是平息反革命暴乱。他们有什么资格批评我们!今后,在处理这类向题的时候,倒是要注意,一个动态出现,不要使它蔓延。
以后我们怎么办?我说,我们原来制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照样干下去,坚定不移地干下去。除了个别语言有的需要变动一下,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政策都不变。
《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的讲话》(1989年6月9日),《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539—541页
我们将继续坚持十三大确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战略布局。所谓一个中心,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个基本点,一个是改革开放,另一个是四个坚持。十年前就是这样做的,只是十三大用这个语言把它概括起来。这个战略布局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实现现代化之后仍需要坚持,永远不改变。
会见南方委员会主席、坦桑尼亚革命党主席尼雷尔
时的谈话(1989年11月23日)
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的,不是右,而是“左”。“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右的东西有,动乱就是右的!“左”的东西也有。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这些就是“左”。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就不会犯大错误,出现问题也容易纠正和改正。
《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这一点,我讲过几次。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成果,“六·四”这个关我们闯不过,闯不过就乱,乱就打内战,“文化大革命”就是内战。为什么“六·四”以后我们的国家能够很稳定?就是因为我们搞了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所以,军队、国家政权,都要维护这条道路、这个制度、这些政策。
《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
城乡改革的基本政策,一定要长期保持稳定。当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补的修补,但总的要坚定不移。即使没有新的主意也可以,就是不要变,不要使人们感到政策变了。有了这一条,中国就大有希望。
《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搞四个现代化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
《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1978年9月16日),《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23页
同心同德地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是决定祖国命运的千秋大业。各条战线上的群众和干部,都要做解放思想的促进派,安定团结的促进派,维护祖国统一的促进派,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促进派。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
《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1979年10月30日),《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80、181页
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着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所以,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得太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更使我们吃了很大的苦头,造成很大的灾难。现在要横下心来,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就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始终地搞这件事,一切围绕着这件事,不受任何干扰。就是爆发大规模战争,打仗以后也要继续干,或者重新干。我们全党全民要把这个雄心壮志牢固地树立起来,扭着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
《目前的形势和任务》(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213页
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过去二十多年,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太沉痛了。
《目前的形势和任务》(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214页
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这件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要受干扰,必须坚定不移地、一心一意地干下去。许多问题,不搞四个现代化解决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的增加,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国防相应地得到巩固和加强,都要靠搞四个现代化。
《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1980年2月29日),《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240页
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讲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含义是什么?就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体现在它的生产力要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高一些、更快一些。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方面有某种忽略。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要逐步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年6月30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52、53页
多少年来我们吃了一个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文化大革命”,更走到了极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最根本的拨乱反正。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85年9月23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20页
从1981年开始到本世纪末,花二十年的时间,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就是年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八百到一千美元;在这个基础上,再花五十年的时间,再翻两番,达到人均四千美元。那意味着什么?就是说,到下一个世纪前半世纪,我们可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如果做到这一步,第一,是非常艰巨的,很不容易的;第二,是真正对人类作出了贡献;第三,就更加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我们的人均四千美元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均四千美元。特别是中国人口多,如果那时十五亿人口,人均达到四千美元,年国民生产总值就达到六万亿美元,属于世界前列。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坚持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1987年4月26日),《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1987年2月—7月)》第23页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
《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
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所以,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只要是讲效益,讲质量,搞外向型经济,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要抓住机会,现在就是好机会。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
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近十几年来我国科技进步不小,希望在九十年代,进步得更快。
《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现在,我们的经济管理工作,机构臃肿,层次重叠,手续繁杂,效率极低。政治的空谈往往淹没一切。这并不是哪一些同志的责任,责任在于我们过去没有及时提出改革。但是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40页
这几年进行的农村的改革,是一种带革命意义的改革。与此同时,我们开始了城市改革的试验。当然,农村这一套不能完全搬到城市,因为城市比农村复杂得多,它包括工业、商业、服务业,还包括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主题,就是城市和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这意味着中国将出现全面改革的局面。
《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1984年10月6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67页
城市的改革比较复杂。但是有了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我们对城市改革是有信心的。农村改革后三年就面貌一新,城市的改革少则三年,多则五载,也能大见成效。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议公布后,人们就会看到,这是我们的又一个雄心壮志。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当然不是“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革命。
会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时的谈话(1984年10月10日),1984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
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是够大胆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这样做,那末前景就困难。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这样做,尽管有风险。
会见日本自民党副总裁二阶堂进时的谈话(1985年3月28日),1985年3月29日《人民日报》
我们现在确定的原则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所谓胆子要大,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搞下去;步子要稳,发现问题就赶快改。改革是大家的主意,人民的要求。现在尽管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心里是踏实的。如果说农村改革三年成功,城市改革经过三年五载也能判断它的成败。我们相信会成功的。我们不靠上帝,而靠自己努力,靠不断总结经验,坚定地前进。总之,现在我们干的是中国几千年来从未干过的事。这场改革不仅影响中国,而且会影响世界。
《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1985年4月15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06页
城市经济改革就是全面的改革,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现在有一年时间了。城市经济改革比农村经济改革复杂得多,难免出差错,冒风险。我们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我们要发展生产力,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是必由之路。
《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1985年8月28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17页
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但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我们现在讲的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下开展的。社会主义本身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第一,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我们现在公有制经济占整个经济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与此同时,我们发展一点个体经济,吸收外国资金、技术,甚至欢迎外国企业到中国办工厂。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这样做不会也不可能破坏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合资经营,外国资本占一半,另一半是我们社会主义公有的,至少发展了一半社会主义经济。一个企业办起来,企业的一半收入归社会主义所有,国家还可以从企业中得到税收。更重要的是,从这些合资经营的企业中,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好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技术,用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我们还欢迎外国独资经营,我们从中得到税收,学到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对社会主义所有制没有什么损害。现在外国投资有限。我们倒是觉得这种投资太少,还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第二,决不能导致贫富两极分化。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我们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注意到了这一点。会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个别资产阶级分子可能会出现,但不会形成一个资产阶级。如果我们的改革一方面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另一方面又注意不导致两极分化,这就没有什么坏处。过去四年我们就是朝这个方向走的。总的一句话,就是坚持社会主义。
《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1985年8月28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17、118页
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这是一件大事,表明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85年9月23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21页
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好起来后再去帮助落后的地区,实现共同富裕。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我们的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平均发展不可能,先有一部分地区好起来,再去帮助差的地区,那就比较容易了。总之,我们还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过去搞社会主义是搞平均主义,实际上是平均贫困,这样是搞不好的。我们管它叫吃“大锅饭”,过去就是吃了它的亏。我们的改革首先要打破这个“大锅饭”,打破平均主义。现在看来这个路子是对的。
会见新西兰总理朗伊时的谈话(1986年3月28日)
我们也讲现在我们搞的实质上是一场革命。从另一个意义来说,我们现在做的事都是一个试验。对我们来说,都是新事物,所以我们要摸索前进。干这样的一场革命,又是一个新事物,难免要犯错误。我们的办法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有错误就赶快改,小错误不要变成大错误。
在接受美国记者华莱士电视采访时的谈话(1986年9月2日),1986年9月15日《人民日报》
我们的开放政策肯定要继续下去,现在是开放得不够。我们的开放、改革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胆子要大,要坚决。不开放不改革没有出路,国家现代化建设没有希望。但在具体事情上要小心,要及时总结经验。我们每走一步都要总结经验,哪些事进度要快一点,哪些要慢一点,哪些还要收一收,没有这条是不行的,不能蛮干。有些人看到我们在某些方面有些紧缩,就认为政策变了,这种看法是不妥当的。
《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的讲话》(1987年4月16日),《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1987年2月—7月)》第16页
必须从理论上要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是计划、市场这样的内容。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调节,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那回事。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都得要。不搞市场,自甘落后,连世界信息都不知道。
同中央领导同志的谈话(1990年12月),转引自《半月谈》1992年第15期刊登的薄一波同志在《半月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颁奖会上的讲话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一开始就自以为是,认为百分之百正确,没那么回事,我就从来没有那么认为。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
对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这是正常的。不只是经济特区问题,更大的问题是农村改革,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开始的时候只有三分之一的省干起来,第二年超过三分之二,第三年才差不多全部跟上,这是就全国范围讲的。开始搞并不踊跃呀,好多人在看。我们的政策就是允许看。允许看,比强制好得多。我们推行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搞强迫,不搞运动,愿意干就干,干多少是多少,这样慢慢就跟上来了。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
《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
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
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88页
要弄清什么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要比封建主义优越。有些东西并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的。比如说,技术问题是科学,生产管理是科学,在任何社会,对任何国家都是有用的。我们学习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科学、先进的管理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而这些东西本身并没有阶级性。
《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问》(1980年8月21日、23日),《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310页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
《关于经济特区和增加对外开放城市问题》(1984年2月24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41页
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点,增加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这样做,肯定是利多弊少。我们还要开发海南岛,如果能把海南岛的经济发展起来,那就是很大的胜利。
《关于经济特区和增加对外开放城市问题》(1984年2月24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42页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历史上落后,就是因为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还有一些“左”的政策,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灾难,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总之,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年6月30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54页
我们在制定对内经济搞活这个方针的同时,还提出对外经济开放。我们总结了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同时,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1984年10月6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67、68页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吸收外资,合资经营,不可能损害社会主义中国的主权,只会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再过三十年、五十年、七十年,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更加发展了。等到那一天,社会主义的主体经济发展得更强大了,更不怕冲击社会主义的主体经济了。
会见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时的谈话(1984年10月11日),1984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
我们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并不只是对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开放。对这些国家开放,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南南合作;还有一个方面,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开放。一共三个大方面。世界上有许多贫困的国家,它们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通过合作取得发展的愿望和条件。南南之间发展合作关系是很有前途的,有很多事可以做。
《和平共处原则具有强大生命力》(1984年10月31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83页
我国的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的政策,是一项长期持久的政策。
到本世纪末使我国的工农业年生产总值在一九八○年的水平上翻两番只是我们的第一个雄心壮志。我们还必须有第二个雄心壮志,那就是在下一个世纪再花五十年的时间,使我们的国家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为了实现这两个雄心壮志,都更加需要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
我们的对外开放政策,本世纪内不能变,下个世纪的前五十年也不能变。五十年以后又怎么样?那时,中国同外国在经济上将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千丝万缕的联系怎么能断得了呢?
会见香港核电投资有限公司代表团时的谈话(1985年1月19日),1985年1月20日《人民日报》
有人说中国的开放政策会导致资本主义。如果真的导致了资本主义,那末我们的这个政策就失败了。我们的回答是,我们的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会有一部分资本主义的东西进入。但是,社会主义的力量更大,而且会取得更大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比重将始终占优势。
会见香港核电投资有限公司代表团时的谈话(1985年1月19日),1985年1月20日《人民日报》
目标确定了,从何处着手呢?就是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我们确定搞两个开放:一个对外开放,一个对内开放。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是不可能的,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要实现我们的第一步目标和第二步目标,不开放不行,不加强国际交往不行,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资金不行。关起门来是不行的。这叫对外开放。
《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1985年4月15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05页
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
会见朝鲜军事代表团时的谈话(1988年5月19日),1988年5月20日《人民日报》
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从深圳的情况看,公有制是主体,外商投资只占四分之一,就是外资部分,我们还可以从税收、劳务等方面得到益处嘛!多搞点“三资”企业,不要怕。只要我们头脑清醒,就不怕。我们有优势,有国营大中型企业,有乡镇企业,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有的人认为,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就是发展了资本主义。这些人连基本常识都没有。我国现阶段的“三资”企业,按照现行的法规政策,外商总是要赚一些钱。但是,国家还要拿回税收,工人还要拿回工资,我们还可以学习技术和管理,还可以得到信息、打开市场。因此,“三资”企业受到我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
《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
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
坚持两手抓,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1979年10月30日),《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80页
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的斗争,是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一个保证。这是一个经常的斗争,经常的工作。否则,社会主义道路怎么坚持呀?如果不搞这个斗争,四个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就要失败。所以,我们要有两手,一手就是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一手就是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没有打击经济犯罪活动这一手,不但对外开放政策肯定要失败,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也肯定要失败。有了打击经济犯罪活动这一手,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就可以沿着正确的方向走。
《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1982年4月10日),《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359页
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建设物质文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国际主义、爱国主义都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
《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1983年4月29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5页
现在我们国内形势很好。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就是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
《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1985年3月7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98页
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85年9月23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23、124页
还是我们过去的想法,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党有党纪,国有国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为什么要有一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只有人民内部的民主,而没有对破坏分子的专政,社会就不可能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可能把现代化建设搞成功。
今年开始,真正抓两年。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所以,不能不讲四个坚持,不能不讲专政,这个专政可以保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有力地对付那些破坏建设的人和事。
《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1986年1月17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30、131页
我们现在搞两个文明建设,一是物质文明,就是发展经济,一是精神文明。实行开放政策必然会带来一些坏的东西,影响我们的人民。要说有风险,这是最大的风险。所以我们使用法律和教育这两个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要认真抓,就会有办法。对贪污、行贿、盗窃以及其他乌七八糟的东西,人民是非常反感的,我们依靠人民的力量就可以逐步加以克服和纠正。现在的情况已经比去年前年好一些。我们不会放松抓这个问题的。
会见新西兰总理朗伊时的谈话(1986年3月28日)
我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这两件事结合起来,就可以使我们的政策更加鲜明,更加明朗,更能获得人心。
同中央领导同志的谈话(1989年6月16日)
搞改革开放有两只手,不要只用一只手,改革是一只手,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也是一只手。有时这只手重些,有时另一只手重些,要根据实际情况。
会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李政道时的谈话(1989年9月16日)
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广东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开放以后,一些腐朽的东西也跟着进来了,中国的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丑恶的现象,如吸毒、嫖娼、经济犯罪等。要注意很好地抓,坚决取缔和打击,决不能任其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只花了三年时间,这些东西就一扫而光。吸鸦片烟、吃白面,世界上谁能消灭得了?国民党办不到,资本主义办不到。事实证明,共产党能够消灭丑恶的东西。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总之,只要我们的生产力发展,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坚持两手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可以搞上去。
《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
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我今天要说的是思想政治方面的问题。中央认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四项是:
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大家知道,这四项基本原则并不是新的东西,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所一贯坚持的。粉碎“四人帮”以至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实行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一直是坚持这四项基本原则的。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50、151页
总之,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央认为,今天必须反复强调坚持这四项基本原则,因为某些人(哪怕只是极少数人)企图动摇这些基本原则。这是决不许可的。每个共产党员,更不必说每个党的思想理论工作者,决不允许在这个根本立场上有丝毫动摇。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59页
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党的领导,这四个坚持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我们这个党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党,是领导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无产阶级专政的核心力量,是无产阶级的、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觉悟的、有革命纪律的先进队伍。我们党同广大群众的联系,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是六十年的斗争历史形成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够改变的。
《目前的形势和任务》(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230页
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十二届六中全会我提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还要搞二十年,现在看起来还不只二十年。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后果极其严重。特区搞建设,花了十几年时间才有这个样子,垮起来可是一夜之间啊。垮起来容易,建设就很难。在苗头出现时不注意,就会出事。
《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
依靠无产阶级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阶级斗争学说不是他的发明,真正的发明是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历史经验证明,刚刚掌握政权的新兴阶级,一般来说,总是弱于敌对阶级的力量,因此要用专政的手段来巩固政权。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这就是人民民主专政。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巩固人民的政权,是正义的事情,没有什么输理的地方。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
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
《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