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开发区”建设应讲究实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1-19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街谈巷议

  “开发区”建设应讲究实效
当前,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到乡村,正在兴起一股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旅游开发区”的热潮。各类“开发区”的大量兴办,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加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然而,从有的报刊公布的和我了解的情况看,有些地方在“开发区”建设中盲目性很大。
一哄而上。有的地方近一年多时间内,公路两侧、大桥两头,一块块“开发区”的牌子赫然醒目;一台台推土机忙忙碌碌,一幅幅“欢迎投资”的标语动人心魄。表面上看,轰轰烈烈,可细一问,每个开发区开发什么,如何开发,谁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
贪大求多。有的村一次就建起4个“经济开发区”。某乡一个“经济开发区”,占地竟达40多平方公里。根据沿海开发区的实践经验,每平方公里开发区要达到要求,至少要投资1至1.5亿元,按此计算,一个村、一个乡、一个县,甚至一个省,要搞许多开发区,不知需要多少钱?近期能拿出来吗?在开发区建设中如此过大、过多、过滥,不但使非农占地急剧上升,而且还会造成资金的分散和浪费。
鱼龙混杂。花费巨资建成的各类开发区,是为了吸引外资和国外的先进技术,加速本地经济的发展,因而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效益的原则。可现在许多地方不加选择,来者不拒,“拾到篮里就是菜”。有的把“经济开发区”等同于“工业区”;有的把“第三产业开发区”办成了集贸市场;还有的名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际上都是些能耗高、污染大、效益低的“小化工”、“小建材”、“小轻工”等行业企业。有些开发区在引资时,忽视对引资对象、渠道和环节的审查,难免上当。
免税大战。这是当前开发区建设中的又一突出问题。甲给予减税,乙就给予免税;甲免营业税,乙则连所得税也免;甲能免一年、二年,乙则给免三年、五年。如此越权减免税收,搞政策优惠战,不但使国家减少了大量的收入,而且使我国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的整体优势淡化、削弱,甚至受制于人,失去主动。这显然有悖于开发区建设的初衷。
建立“开发区”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探视“开发区”建设中出现的误区,不难发现某些形式主义的阴影,我们要及时驱散它,引导“开发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江苏盐城市农业银行 黄国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