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农村改革有了新进展需解决新的宏观调控体系和运行机制等深层次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1-21
第1版(要闻)
专栏:

  农村改革有了新进展
需解决新的宏观调控体系和运行机制等深层次问题
本报讯 记者何加正报道:据国家农业部门介绍,目前我国农村经济正进入一个新的重要发展阶段。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农村经济出现了加速增长和全面活跃的好势头;以放开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价格为契机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了新的进展。但同时在机制转换过程中,也存在着农民负担过重、农产品卖难等急需解决的紧迫问题和其他深层次问题。
去年我国不少地区虽然遭受不同程度自然灾害和粮棉等主要农产品持续卖难、价格下跌等不利因素的严重影响,但仍然是历史上的第二个丰收年。粮食总产量4.4亿吨,比上年增加471万吨;棉花总产量470万吨,油料1605万吨,比上年有所下降;糖料8575万吨,比上年增加156万吨,其他经济作物都普遍增产。畜牧业已连续14年增长。乡镇企业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迈出了新的步伐。各地根据“大稳定、小调整”的要求,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种植业内部,粮食面积调减7000万亩,经济作物面积扩大1100万亩。畜牧、水产业内部结构也日趋合理。
农村流通体制改革有了新进展,目前全国已有300多个县放开了粮食购销价格;部分省市放开了食用油价格;绝大部分城市放开了大部分副食品价格;棉花购销体制和价格改革已在部分省开始试点。农产品指令性计划管理的范围进一步缩小,粮棉油等重要农产品购销计划由指令性改为指导性。乡镇企业股份制试点等取得新成果。
与此同时,农村也出现了很多值得重视的问题,农业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尤其是有一些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有待解决。有关部门认为,当前农村经济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有些是在加快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发展,由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向放开搞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的初始阶段所必然遇到的,并不是农村经济形势和经济改革出现了逆转。当前,在抓好“白条”兑现等急迫问题之后,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减轻农民负担等问题,尤其是要着力解决农业基础脆弱,发展后劲不足,工农业关系不顺,农业特别是种粮经济效益低下,农业投入机制缺乏活力等深层次问题;并全面推进以建立农业生产保障和调控体系为中心的农村经济改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