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嫁接”,接活了什么?——烟台利用外资嫁接大中型企业透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1-21
第2版(经济)
专栏:

  “嫁接”,接活了什么?
——烟台利用外资嫁接大中型企业透析
在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改革步伐的浪涛中,山东烟台推出一项新举措:大胆引进外资,嫁接于大中型企业。
 百年老厂张裕公司与法国的卡姆斯财务有限公司嫁接,白兰地酒一步跃入世界一流档次,身价骤增数倍。借着“老外”无孔不入的销售渠道,与国际市场迅速并轨。
我国钟表行业的“老大”北极星集团,几陷绝境,在嫁接中梅开二度。集团内部,十几家嫁接企业走出传统钟表制造单一、封闭的黑洞,开始形成微机控制计时系统、磁记录计算机软盘、电脑制导精密仪器等高新技术产品和产业群体。
年产值不到500万元的烟台无线电九厂,嫁接后,年产值猛增至2.4亿元,主导产品液晶显示器在国内独一无二,全部出口,年创汇可达千万美元以上……

这种被经济学家称为经济生物学现象的谜底究竟在哪儿?
在产权关系。我们现行的全民所有制,企业资产人人都有份,人人又都没份。企业法人,没有也不可能真正对企业资产负责。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它的厂长、经理,是党政部门任命的官员。他们无法排除“婆婆”的干扰。
烟台市的嫁接,直指这一要害。
他们把国外资产所有权引入大中型企业,外资所占企业的份额,最低为25%,最高达到75%。嫁接形式,分“单枝”(一个车间)嫁接、“多枝”嫁接和全厂嫁接。
嫁接,改变了企业单一的产权结构,改变了原有的资产份额,使过去模糊不清的产权关系变得明晰起来。资本的目的就是增值。嫁接,把国外资本同我们的国有资产紧紧捆在一起。它要增值,也必须驱动国内企业的资产增值,自然而然,它要不客气地排除一切非生产经营因素的干扰,一种全新的企业硬约束机制和内在的企业发展动力源就随之产生,长期困扰企业的难题迎刃而解。

刚性的约束机制,撕去了温情脉脉的面纱,使喊了多少年而难以落实的企业人事、用工、分配、经营自主权,一夜间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总投资近1亿美元的福斯达纸业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世界最先进的高档涂布白卡纸生产企业。“洋”经理上台,对准企业的积弊连砍3刀:
100名实绩平平的中层干部和管理人员一周内办理厂退手续,年龄最小的仅42岁。
20名职工被“炒了鱿鱼”,其中包括“洋”经理原先看中的总经理助理。其中一些人被“炒”的理由很简单:上班迟到三次。
论资排辈、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被一脚踹开。不管工龄、学历、职称,按岗位确定20个档次的工薪等级线,论功行赏。
厂里原有46名无病“泡”病的职工,都接到三天内上班的通知。不到两天,这些人便齐刷刷地进厂顶岗了。
过去喊在嘴上的危机感、责任感变成了真的、实的。效率,大幅度提高;效益,大幅度增长。
对此,原厂长、现任副总经理刘云感慨系之:外方就来了一个人,也不是神仙,为什么就灵?是机制。机制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不可估量。

如果说,刚性的约束机制为嫁接企业的发展扫清了障碍,那么,由资产利益生发的内在驱动力则把它推上了“高速公路”。
挂满锦旗、奖牌的国家二级企业烟台钢厂,年利税2000多万元。这个利税大户,面对的是我国千千万万个优秀企业相同的窘境,七交八截,每年留在厂里的只有190多万元,连职工打针吃药、盖房子的钱都不够,谈何发展?美国天力公司和香港港澳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资本的渗入,使一个全新的企业发展机制随之产生。
外资要增值,驱动内资同步增值。嫁接后的优惠政策,使企业留利由不足200万元增至1500多万元。企业谋求发展,既放开了胆量也具备了能力。
现在的烟台钢厂,已是投资近2亿元的黄海钢铁有限公司,1991年实现税金一项就超过1990年利税的总和。生产工艺由传统的转炉炼钢跃为电炉连铸连轧,产品由普通碳素钢跃为可完全按国际标准生产的合金钢和优质炭结钢。一个本来到1995年就要被国家关闭的老厂,摇身一变成了到1995年利税可达1.9亿元的“朝阳”企业。
自主灵活的经营机制和市场应变能力,更使烟台的嫁接企业如鱼得水。
烟台环球机床附件有限公司,是烟台机床附件厂拿出一个车间与外资嫁接办起来的。这个厂过去开发一个新产品,需12道程序,推向市场要五六年时间。嫁接后,国外的新产品开发机制进厂落户,他们将12道程序并到一起,产品开发一步到位,20个月就开发生产新产品8个系列14个品种。目前,这个嫁接企业已成为我国机床附件行业一流的高技术企业,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市场如战场。时间就是金钱。由台商投资嫁接的烟台华庆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是国内目前唯一生产建筑塑料安全网的厂家。前年6月刚刚建成投产。董事会看到市场前景好,7月份就商定追加投资近600万元,再引进一条生产线,使原有的生产能力扩大一倍。从决策到实施,仅20天时间。这在过去,从厂内到厂外,至少要“踢”两年“皮球”。

嫁接企业的新机制,也给上层建筑带来巨大冲击。如今,政府转变职能在烟台已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对嫁接企业,“婆婆们”的干预开始失灵。
一家嫁接企业效益可观,待遇优厚。某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找到中方代表,欲往里安插亲友。得到的答复是:这事不能办。
烟台塑料工业公司转变职能的路子可谓别无选择的选择。该公司下属12个企业,11个同国外资本搞了嫁接。马儿脱缰,公司开始成了光杆司令,陷入窘境。然而,正是困顿把他们逼上梁山。他们摸索出参股制的新思路,向嫁接企业参股投资1515万美元,双方结成了利益共同体。这样,企业的自主权就是公司的自主权,企业的经营大事就是公司的经营大事,公司为企业服务完全发自内心。公司经理郝春浩说:“如果我再去捆绑企业,那简直是拿着上亿元的投资开高级玩笑。”
塑料公司的探索,或许预示着政府主管部门转变职能的走向。
烟台市决策者们的思路很清楚,搞嫁接企业不仅仅是为了引进十亿八亿资金,而是要重造一种全新的企业运行机制。到目前,全市嫁接企业已达600多家,占“三资”企业的80%。
  傅绍万 孙巍 温立平 刘树琪 殷成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