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鉴往谈今说“下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1-21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安达杯文艺短论征文

  鉴往谈今说“下海”
余斌
几乎人人都在议论“下海”,文人也难例外。在文联、作家协会系统,有“专业作家”这一说。专业作家能不能下海?仔细琢磨,觉得专业作家这一名称并不确切,究其质,似应正名为“职业作家”才是,因为就以文学为专业的人来说,可以选择的职业绝不只一种,除了当作家,还可以做教授,也可以去当编辑,即使去当秘书也不算太离谱——茅盾、何其芳也都是做过秘书的。至于作家经商,在现代文学史上,倒是有几位开过书店、出版社的。只是这“商”仍然在文学专业的延伸线上。我以为这一点很要紧。一个作家不论从事何种职业,只要他搞的仍然是文学这一专业(无论是在核心部位还是在延伸线上),他都可以游刃有余。反之,如果他改变的不仅仅是职业,连专业都要变,虽不敢说注定失败,但难度之大是显而易见的。
专业难变,职业好变,此其一。专业是学科、学业上的划分,说明一个人在学术、艺术、技术领域里某一方面的专长、特长。但专业与经济来源并不挂钩,有专业而无职业等于失业。有了职业方有经济来源,所谓第二、第三职业,其实也就是第二、第三经济来源。
据有关资料,在二三十年代,许多作家的经济收入还是不错的。二十年代初,鲁迅、周作人昆仲月收入约六百元,可谓不薄。徐志摩更多,有人估计不下千元。但据专家估算,那时最富的要数幽默大师林语堂了,
 每月收入竟高达一千五百大洋。笔者经济知识缺乏,弄不清这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只找到两个参照数:一是二十年代初茅盾任《小说月报》主编,月薪一百元,结婚花了一千元;一是“五四”前后,北大图书馆管理员的月薪仅十九元(一说八元)。这样一参照,三四位数的月收入不可谓不丰。
收入大,人也挺累的。那时的作家,许多人都是集作家、编辑、教授于一身,早就从事第二、第三职业了。一九二五年,林语堂任北京女师大教授兼教务长,同时另任北师大讲师。三十年代,林氏在上海先后主编了《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并任中央研究院上海分院的英文编辑。他还编写畅销教材《开明英文读本》和《开明英文文法》。看样子这些作家不管从事何种职业,都没离开文学,既未经商,也没摆摊卖烧饼。话说回来,文人下海,也没准能冒出几位商界巨子或股界枭雄的。但对绝大多数文人、作家而言,林语堂的路数可能更现实一点,虽然要做到那种程度也绝非易事。           (作者单位:云南教育学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