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说服“关羽张飞”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1-21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征文

  说服“关羽张飞”们
张德印
沈阳市苏家屯区委书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宋树有对领导班子成员说:“我们要给新干部创造开创新局面的条件,特别要说服身边的‘关羽、张飞’们,支持初出茅庐的‘诸葛亮’。我们要把这当作责任。”
宋树有同志引用这个故事,古为今用,挺有意思。《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很会做说服工作。当他“以师礼”待诸葛亮时,关、张颇有微词。刘备深情地告诉关、张:“吾得孔明,犹鱼之得水也。两弟勿复多言。”当刘备与诸葛亮共商开创新局面大计,忽报曹操差大将引兵十万,杀奔新野时,张飞想看“热闹”,对刘备说:“哥哥何不使‘水’去?”刘备耐心地向关、张讲明利害,实事求是地讲出了诸葛亮、关、张各自的优势:“智赖孔明,勇须二弟,何可推诿?”一再劝说之后,刘备还采取了“硬性措施”,以剑印付孔明。诸葛亮因有刘备撑腰,大胆工作,遂聚众将听令。诸葛亮“指挥如意笑谈中,初出茅庐第一功”。关羽、张飞在事实面前被说服了——他们相谓曰:“孔明真豪杰也!”
今天,我们搞改革、搞建设,新人层出不穷,刘备的做法很值得借鉴。自己的下属对新干部不服气、不听管,就应像刘备那样以事业为重,不姑息,不伤和气,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之后,采取果断的措施,把实权交给新干部,为他们开创新局面提供可靠的保证。
作为“一把手”的刘备,不仅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请诸葛,而且在委以大任之后,主动说服关羽、张飞这些实力人物,为新干部建新功扫清道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新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这种襟怀和胆识,是值得学习的。
“人言可畏”,那种不负责任的乱说,往往很有杀伤力。“一把手”前后左右人物的言论往往很有分量。他们的良言和谗言足以成就或扼杀一批“诸葛亮”。勇于改革、勇于创新的领导者,理所当然地要像刘备那样,先说服身边的“关羽、张飞”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