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首都钢铁公司全面腾飞北京百货大楼加快拓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1-22
第2版(经济)
专栏:

  首都钢铁公司全面腾飞
  北京百货大楼加快拓展
本报讯 记者江世杰报道:1992年,是首都钢铁总公司“主动请缨”成为我国首批改革试点单位的第14年。由于邓小平同志亲临视察和国务院支持大步深化改革,首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生产经营又上新台阶。全年产钢570万吨,比上年增长80万吨;销售收入达126亿元,比上年增长37.85%;实现利润32亿元,比上年增长35.59%;上交利税费18.9亿元,比上年增长17.03%。
——现代化改造创出高速度。1992年首钢对矿山、烧结、炼焦、制氧、炼铁、炼钢、轧钢全面进行现代化技术改造,每项投资都上亿元的“十大工程”齐头并进,一年之内新增了200多万吨从矿石到钢材的综合配套生产能力。年产250—300万吨的炼钢厂、年产55万吨的中板厂、年产280万吨精矿粉的选矿厂、年产600万吨的烧结厂和一座国内最大的炼焦炉,工期都没有超过一年。
——跨国经营实现新突破。全年出口创汇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6.6%,占销售总收入的17.18%。与此同时,在境外又开办了11家企业。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后一个月里,办成了三件国内外瞩目的大事:一是与香港的长江实业集团联合收购了香港东荣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由首钢控大股;二是购买了八成新的年产钢300万吨的美国加州钢厂炼钢设备;三是以1.2亿美元购买了秘鲁铁矿,可以满足将要建设的年产钢1000万吨的齐鲁大厂今后40年的需要。
——人才培训和引进取得新成果。全年共举办外贸、金融、外语等各类培训班6440期,有34万多人次参加;先后聘用外国专家127人,吸收国内中高级科技人才260名。
——职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职工收入比上年增长13.6%;职工住宅竣工15万平方米。
本报讯 记者潘岗报道: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店”的北京百货大楼,在加大企业内部改革力度、推出多种促销措施的同时,采取合资、合作、联营、兼并等手段,加快企业拓展步伐。1992年,这家商业集团实现利税8076万元,继续在首都同行业名列榜首,集团成员企业已增至14家。
北京百货大楼是1955年建成开业的。近十年间日客流量一直在30万人次上下,同时,一大批大型商场相继在京建成开业,零售业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满足顾客购物讲究舒适、高档的新需求,北京百货大楼集团以“四放开”为契机,在店内实行了联责计酬,对干部实行聘任,对有条件敞开经营的商品逐步实行敞开经营,并建立了引厂进店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同时,发挥集团优势,按市内、市外、国外三个发展方向,积极拓展外延规模。去年,这家商业集团不仅与港商就合资改扩建北京百货大楼达成协议,还同香港富华集团等企业就开发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商贸中心——成都王府井商城有限公司举行了签字仪式。并先后开设了锦州、顺义、海口以及匈牙利布达佩斯分店。前不久,又有偿兼并北京袜厂,成立了北京王府井制袜公司。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