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构筑区域经济格局——1992年我国区域经济规划情况及1993年展望(十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1-22
第2版(经济)
专栏:

  构筑区域经济格局
——1992年我国区域经济规划情况及1993年展望(十三)
1992年,我国地区经济蓬勃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和市场的发育,加快了生产要素的流动和组合,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为了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从1992年开始,国家计委组织有关地区和部门加强了区域经济规划工作。这一工作的任务是:根据各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和经济的内在联系,按照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突破行政区划界限,联合起来,发挥整体优势,共同搞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
国家计委组织召开了西南华南部分省区、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沿江地区、西北地区的区域经济规划工作会议,取得了初步成果。西南和华南部分地区提出,联合起来,打通大西南的出海通道,开拓南亚和东南亚市场的发展思路;长江沿江地区提出,以浦东开发和三峡工程建设为契机,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开放为龙头,形成沿江产业带,带动长江流域的经济加速发展的思路;西北地区提出,充分利用欧亚第二大陆桥,以发展外贸为突破口,实行西出东联,进入中亚市场,逐步走向世界的发展思路。这些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对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1993年,区域经济规划工作的重点是:1、进一步做好已经起步的几个大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工作,落实好规划要求。对各部门的专项发展规划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进行衔接、平衡与协调,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联合起来进行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增加国民经济发展后劲。2、结合国家“八五”计划的修订,抓紧进行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工作,推动区域经济的较快发展,构筑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区域经济大格局。
        (国家计委国土规划和地区经济司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