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米酒飘香喜迎新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1-22
第8版(副刊)
专栏:

  米酒飘香喜迎新年
四平
小时候,总是喜欢过年。离春节还有好些日子,我就从大人的辛苦和忙碌中,尝到了过年的滋味和快乐。
我的老家在江西赣州,临近春节时,家家都要自酿些糯米酒,作为佳节期间的重要食品。
糯米酒的香醇、甜美,浓郁了辞旧迎新的情趣。“酒中有神灵”是家乡人感觉中深信不疑的。因而,大人专心酿酒时,很注意本心的清静、环境的洁净,不允许不懂事的小孩子站在一边看。我家酿酒时,母亲总忘不了把我支走。我好奇心强,只好依在厨房的门框上,入神地看着她操作。
灶里的柴烧得噼啪作响,像过节的爆竹一样,如金红色绸子般升腾的火苗,催得锅里很快冒出腾腾热气,暖暖的糯米清醇香气散发出来,与淡淡的柴烟气味融合在一起,自有种特别亲切、温馨的氛围。母亲始终是一句话不说,一举一动都极有条理,透出无比的恭敬和虔诚。当她蹲下瘦小单薄的身子,往灶里添柴的时候,她那清瘦的脸被火光映红,升华出一种往日所未有的神采:没有了为一家老小生计而操心的愁苦,焕发出一种超然、祥和,洋溢着暖意和温馨。
糯米已蒸至好处时,母亲毫不迟缓地揭开锅盖。瞬间,一团散着浓浓糯米甜香的雪白云气滚滚而出,立即将她笼在其中。我心里不由一紧,生怕母亲会在这一时间被热气裹着飘然而去,慌慌张张地跑进云团里,“妈,妈,你快出来呀!”
从灶口射出的光束,像早晨的阳光一样,穿透雾一样的热气,并逐渐将其驱散,变成一片越来越淡薄的霞。母亲那虔诚、恭顺如教徒似的脸上,仿佛给涂了层淡淡的金色,那单薄的身躯刹时间变得高大,如一尊雕像出现在云彩霞光中。只是她那两只被热气熏红的手,格外显眼的朴素,平常,展示着她的劳碌和辛苦。
蒸至八成熟的糯米,要经清水淋透后,才能兑曲子、入缸。母亲的右手端着铜瓢,稳稳地向下洒水,左掌在下自然地迎着缓缓流下的清水。这时节,正是南方最冷的日子,那水自有砭肌透骨的冷硬,母亲刚才被熏红的手很快变得青紫起来,可她的额上鬓边,竟挂着水滴般明澈的汗珠,不时在未尽的灶火映射下,折出一闪即逝的光采,她灵活而富有节奏的动作中,分明有一种酣然忘我、全心投入的韵态。
如今,每到过年,我都会想起母亲那温馨的身影,想起家乡那香甜的米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