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春风已度穷山区——肇庆开山热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1-23
第2版(要闻)
专栏:

  春风已度穷山区
——肇庆开山热纪实
本报记者梁兆明
广东肇庆市,方圆2.1万平方公里,70%是山。5大山脉横陈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大山就有60座。群峰阻隔,交通闭塞,到1980年,这里的工农业总产值才19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只有8.2亿元。人们视这里为春风不度的穷山沟。
这千古穷气,终于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散。现在这里的工农业总产值比1980年增长10倍;工业产品出口比重由1985年不足10%提高到32%。长期封闭的大山区,已成广东走向世界的一艘巨轮。
要重新认识山
改革开放之初,紧邻的珠江三角洲大干快上迅速富裕起来。肇庆人眼红了。1983至1984年,市委、市政府3次组织各县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下珠江。但当他们回到山里一摆条件又泄气了,说肇庆既无毗邻港澳之地利,又无平原水乡的优势。比来比去更加怨山!
世世代代与山为伍,并不真正认识山。市委、市政府带领肇庆人转向“查山”,首先要让人们重新认识山。
经这一“查”,人们精神为之一振。原来肇庆山区有三大资源宝库——山上农林特产资源宝库、山下矿产资源宝库、山间水电资源宝库。
看准自己的优势后,开山热很快席卷肇庆。满山石头的云浮县,以前人们对山嗟叹:“云浮云浮,满山石头,缺吃少穿,没有奔头。”现在,视满山石头为优势,大胆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点石成金”。2200多家大小企业联成连绵百里的石料开发加工长廊,蔚为壮观。镇以上企业都是引进的生产线当家,去年又引进4条,使花岗岩和大理石薄板的年产能力达1000万平方米,还有大量水磨石、石米、石头工艺品等系列产品,形成了以石头开发加工为主体的山区工业体系。全县工业总产值5年年均递增39%。
致富的希望在山
昔日看山只感满目凄凉的人们,看着云浮县真的“点石成金”,对“致富的希望在山”心悦诚服了。肇庆市决策者们因势利导,从开发利用本地资源起步,实行经营方式、资源开发、流通渠道“三放开”,因山制宜走“引洋机吃土米下金蛋”的新路。
肇庆辖下10县2区,视这个决策为打开资源宝库的“金钥匙”。山高林密、遍野是竹的广宁县,昔日砍树斩竹卖原材料,群众终年辛苦也不得温饱,还严重破坏资源。这回掌握了“金钥匙”,大胆引进先进设备,办起一批资源型企业,生产出无水结晶葡萄糖、陶瓷、竹浆纸、彩印油墨等大批科技含量高的山野产品,去年工业总产值比1980年翻了3番。
类似“吃土米下金蛋”的例子,在肇庆处处可见。记者在新兴县就耳闻目睹全县330多家资源型企业,几乎家家有“洋机”,一年产出各种凉果、鲜笋罐头等山野产品,总值近2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6%。
塑造山区新形象
北邻湖南的怀集县,人称肇庆山中之山。记者来到县办的微粒板厂,看到的竟是从德国引进的具有80年代先进水平的生产线。企业投产4年上了七个台阶。
肇庆大胆成功地塑造了向“洋”靠拢的现代山区新形象。更加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大批“洋机”、“洋线”部署在深山大谷中,得意洋洋地就地“吃土米下金蛋”。大型的先进矿山设备部署在硫铁矿储量最大的云浮,云浮硫铁矿企业集团在深山大谷中扬威,4年来已生产硫铁矿776.93万吨,远销日本硫精矿逾100万吨,创汇2981万美元。这家企业集团的实践,说明了国有大型企业“引洋机吃土米”下的“金蛋”更大。广东全省共有5个县(区)实现国有工业企业连续多年无亏损,其中3个县(区)在肇庆。
粤西山区这一隅持续大干快上,人们称之为肇庆模式的开山热。因为它从开发利用本地资源起步,发展到目前初步形成富有山区特色的建材、化工、医药、食品、机械、轻纺、电子、冶金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的全过程,始终紧紧围绕山,但又不是传统山区农业的简单重复,也不是传统山区农业的扩大和添加,而是瞄准国内外市场,因山制宜“引洋机吃土米”,让山区资源增值再增值,牵动山区经济全面发展。
这个开山热又带来一系列良性循环。资源型工业的迅速发展,山里的能工巧匠纷纷“洗脚上田”。目前从事工业和第二第三产业的已近90万人。土地逐步向耕山能手集中,规模经营开始出现,更有效地在保护、培育山区资源中致富。去年全市农村人均收入超千元,比1980年增长5倍以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