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春节早·闰三月·两头春——鸡年中的几个历法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1-24
第4版(每周文摘)
专栏:

  春节早·闰三月·两头春
——鸡年中的几个历法问题
90年代最早的一个春节 癸酉年的正月初一在公历中的日期是1月23日,比去年提前了12天。在整个90年代中,今年的春节来得最早。
这是因为夏历历月以朔望月为基础,平均长度为29.5306天;平年有354天左右,闰年有384天左右。所以夏历平年比公历年少11天左右,遇上闰年又会比公历年多19天或18天。公历1992年是闰年,有366天;壬申年是平年,只有354天,比公历年少12天。1992年春节在2月4日,所以1993年春节落在1月23日。
闰三月 癸酉年有个闰三月,全年13个月、383天。癸酉年为何闰三月?夏历置闰的方法是19年7闰,因为19个回归年的总长度,与19个夏历平年加上7个闰月的总长度基本相等,所以夏历每隔二三年安插一个闰月。古人把二十四节气细分为“节”气与“中”气两类,从“立春”开始,逢单为“节”,如立春、惊蛰……逢双为“中”,如雨水、春分……夏历历法规定,每个夏历月中必须包含一个相应的“中”气,如正月中有雨水,二月中有春分,使月份与季节相适应。一个“节”气加一个“中”气的平均长度是30.5天,比朔望月的平均长度要长,所以每个月的“节”气与“中”气都要比上月的推迟一两天。当推迟到某月中只有“节”气而无“中”气时,就定这个月为上个月的闰月。癸酉年三月份后面一个月,只有一个“节”气“立夏”而无“中”气,所以定这个月为“闰三月”,癸酉年便有13个月。
“一年两头春” 癸酉年有25个节气,年初与年尾都有“立春”,民间俗称这种历法现象为“一年两头春”。
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确定。从“春分点”开始,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全年绕太阳一周为360度合24个节气。节气实际上是阳历,因此,每个节气在公历中的日期基本上是固定的。夏历的历月与日期根据朔望月安排,节气在夏历中的日期就不可能固定。两次相邻“立春”之间的长度相当于一个回归年,为365天5小时多一些,比夏历闰年天数少18或19天。癸酉年有个闰三月,全年383天,可以包含25个节气,年初有“立春”,年末又有“立春”,形成“一年两头春”。
(1月17日《科技日报》余仁杰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