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年末岁首话“送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1-24
第4版(每周文摘)
专栏:

  年末岁首话“送穷”
“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这是唐代诗人姚合所的《晦日送穷三首》中的诗句。诗中述写了我国古代一种独具特色的习俗——送穷,即“送穷鬼”。
据史料记载,“送穷”这一习俗源于唐代,唐《四时宝鉴》等古籍记述:高阳氏的儿子颛顼,身材瘦小,一副穷相,平日喜食粗食,好穿破衣烂衫,即使为他做件新衣,他也要用火烧得大洞小孔,破烂不堪才肯穿用。这个被人称作“穷鬼”的人,于正月晦日(正月二十九日)死于街巷,所以后人便于岁首“弃破衣”、“扫除屋室尘秽”,以清除晦气,送走穷鬼,迎来新的一年。由于人们希冀摆脱贫困,向往富裕美好的新生活,所以这一习俗历代相沿,流传至今。
古代“送穷”的时间一般都安排在正月的最后 一天,因为传说中的“穷鬼”死于正月晦日。但有些地方安排在正月初七这天,或是安排在“穷九”(正月二十九日)这天。当时送穷的时间不尽相同。但具体做法不外乎“扫聚粪帚,……弃之通衢,以送穷。”
如今,每逢新年岁首,我国人民仍然保留着扫尘的习俗,以示除旧布新,迎来幸福生活。
(1992年12月30日《陕西科技报》蓝 天文 孙君亚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