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在改革开放中形成新观念新风尚上海着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1-25
第1版(要闻)
专栏:

  在改革开放中形成新观念新风尚
上海着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本报上海电 记者吕网大报道:上海市委在改革开放中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深化改革中形成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新的风尚,有力推动了上海各项工作的开展。
党委加强领导,党员起带头作用。上海市委常委会至少每半年专题讨论一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各级党组织由主要领导挂帅,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市委还有针对性地举办了领导干部学习班,在全市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员评议工作以及“我为党旗添光辉”、“社会主义在我心中”等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开拓进取,在两个文明建设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结合工作实际,创建“文明单位”。1981年上棉28厂率先开展了“职工文明十项守则”、“文明工厂”等活动。上海工业系统的市级“文明单位”中,评上国家一、二级企业的占到80%。
注重思想道德和理想教育,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贯穿其中,以增强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通过“振兴上海、爱我中华”系列教育,利用革命遗址和纪念地开展国情、传统教育,使更多的青年学生了解过去、热爱今天、充满信心奔向未来。各行各业也都开展了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上海工业系统在百万职工中进行了“基本路线、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好的教育,交通邮电部门结合提高服务质量,开展了“十大窗口文明竞赛”活动。目前全市工交系统26万个班组中,90%恢复了班组生活。
从全国第一个“文明礼貌月”开始,上海十年如一日坚持了“学雷锋”、“学好八连”的为民服务日活动;从上海自行车三厂建立全国第一支“青年服务队”以来,全市各类服务队发展到2万多个,农村帮困助耕小组超过8万个。全市性的“90年代上海人”大讨论、“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农村“谈乡情看国情”双情教育,以及遍布城乡的“新风户”、“五好家庭”活动,都极大振奋了上海人的精神,市民文明素质在提高,社会风气在转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