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军中农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1-28
第2版(经济)
专栏:

  军中农事
新华社记者赵苏
军队历来是吃“皇粮”的。然而,在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军队的农副业生产活动始终没有停止,近几年更加蓬勃发展起来。
目前全军有规模不等的军垦农场2200多个。由于采取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建设高产田等措施,近4年来,粮食产量以每年递增10%的速度增长,年产量近6.5亿公斤。养殖业也有了长足发展,年产肉、蛋、奶1.8亿公斤。有的部队还充分利用营区和当地的自然资源,积极开发“绿色食品”,全军每年收获鲜果2000多万公斤。军垦农场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军垦农场大多是在荒滩、荒坡上开垦出来的,每颗果实都凝聚着干部战士辛勤的汗水。地处渤海湾上的柏各庄军垦农场,原是一片芦苇丛生的盐碱滩,经过部队官兵20多年的开发、改造,建成了农业、渔业、畜牧业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前不久,农业部长刘中一考察后指出:这里农业生产综合开发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水稻生产超过了全国水稻生产的发展水平。大大小小的军垦农场不仅为部队的给养提供了必要的补充,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也是一个不小的贡献。
全军多数基层连队都有一个或大或小的“菜篮子”,既练兵、又生产,已经成为军营的普遍现象。在海拔1800多米的塞外某部驻地脑包山上,记者看到了一幅奇特的景观:室外冷风习习,满目萧瑟;塑料大棚内,却是一派春色。顶花带刺的黄瓜挂满架,一畦畦芹菜、油菜绿油油。一位来部队检查工作的老将军触景生情,当即赋诗一首:“塞外军中多奇趣,穿着皮袄吃黄瓜”。他们采用暖棚育秧和地膜覆盖技术,在无霜期不足百天的高寒区成功地创造了一年收获三四茬蔬菜的奇迹。
即使在边防前线,战士们也没有忘记利用巡逻执勤的间隙从事农副业生产。云南某边防连队的战士们在一块块“巴掌大”的红土地上,种上菜花、苦瓜、西红柿等蔬菜,在上百个罐头盒、弹药箱里,栽上葱、姜、蒜,他们风趣地称这些微型菜园为“哨所盆景”。驻天津郊区某师官兵,在营区内的盐碱滩上打苇开荒,挖沟排碱,在台田上种菜,在水沟里养鱼,把盐碱滩改造成了鱼米乡。这个师的驻地,被人们称为“津郊南泥湾”。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