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新加坡华人文化管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1-30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新加坡华人文化管窥
吕元明文并图
新加坡到处是整洁的草坪、绿树。道路两侧,有拔地而起的大厦,有规模大小不等的工厂,也有别墅和高尔夫球场。海港吞吐着庞然大物般的轮船。这是一个沟通五大洲,向全世界开放的朝气蓬勃的国家。
不过,在游历这个岛国的时候,偶尔也会看到旧时代的陈迹斑斑的建筑物。有些是作为文物和历史见证特地保存下来的,只能维修,不能拆毁。
其中,牛车水只是作为一个地名保存下来。现在既无牛,也没有车水。昔日华仔沦落南洋,在这儿用牛车拉水的拚搏的情景早已没影了。可是,这地名比任何一件文物都能打动我的心,使我想到华人在新加坡起步的贫困、奋斗的艰难以及汗水和泪水交织在一起的曲折经历。
现在,华人在新加坡的各类工作岗位上工作着,劳动着。
新加坡同安会馆为华人的同乡组织,近年致力海外华人文化学术事业甚殷。几年前曾举办了以“华人传统文化的保存与发扬”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去年再以“华人传统文化与社会变迁”为题,召开了国际学术会议。与会者有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华人学者。
在赴新加坡之前,我对中国文化传统在东南亚国家及世界各地的传播与影响,所知未详。新加坡作为一种范例,此次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新加坡人口约300万,华人占80%余。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的文化却呈现着特殊的形态。英国在新加坡的长期统治和影响,促使新加坡教育英语化。战后,新加坡华校曾一度相当发达,后来英校又起而代之。新加坡的华人文化传统是在曲折和复杂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凡是有华人的国家和地方,都会有中华文化的存在。不过各国对它采取的方法却不尽相同。有的国家对华文与文化传统采取适当的保护政策,而有的国家则采取限制和同化的方法。在当今世界有华人的角落,怎么对待华人的文化传统,如何发扬它,以利人类的共存共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华人文化曾经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必然会对全球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新加坡自独立以来,便将华文称为“母语”,与英文居同等地位,列入教育和社会事业的一部分。在新加坡,每天不仅可以读到英文报纸,也可以读到华文报纸。中国的简化字在新加坡正式行文中被采用。新加坡设有华语广播,音色优美、地道的普通话实不亚于中国大陆。街上的华文招牌和广告,同英文比肩,随处可见。这些情况不时使人感受到,多民族国家的新加坡在推行着广博共荣的文化举措。(附图片)
新加坡晚晴园是孙中山旅新住地,今为纪念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