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京城夜生活拾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01
第8版(副刊)
专栏:现场追踪

  京城夜生活拾零
徐怀谦
一、小吃夜市挡不住的诱惑从北京王府井大街中段往西,有一条几百米长的东华门大街,沿街有一个东安门夜市。
尝一尝,看一看,这里的小吃让你馋。来过这里,你会感慨:北京人真是好口福!不出京城,却能领略到全国各地东西南北的风味小吃。单说面类,就有兰州的牛肉拉面、四川的担担面、广东的油丝炒面、云南的过桥米线、山西的刀削面;再听听那名堂,什么冰糖银耳豆豉糕,什锦莲子小豆粥,八宝紫米桂花粥,这么雅的叫法,引得你掏钱的手毫不迟疑地伸了出去,“师傅,来一碗。”
小吃摊前的情侣,两人只要了一碗面、一双筷子。男的端碗,拿筷子,先挑一根,在风中凉一下,再轻轻地送进女的嘴里,然后自己才吃第二口。那细细长长的面,正如他们那绵绵长长的情思。这使我想起北方农村婚礼上散发面条的风俗。看来中国人不仅讲究吃,更讲究吃的文化。一碗简简单单的面食,竟蕴含了那么多深情的祝福。
二、剧院场馆精神需求各不同影剧院,一向是中国人习惯的夜生活场所。近几年,影剧院的生意却一直不太景气。
1992年初,中信广联公司承包海淀剧院,率先迈出剧院改革的第一步。据该剧院经理孙兆申介绍,不到一年,海淀剧院就赢利20多万。这里地处高知区,观众多为大、中学生和教师。一位北大的男同学告诉我说,他经常来剧院看演出,因为这里的节目档次高,环境优雅,观众素质高,看完之后真的有一种满足感。
为了吸引观众,不少影院开设通宵电影、豪华放映厅、录相厅,使影院走向多功能化。不少情侣依偎在鸳鸯座里,一边喝咖啡一边情话绵绵,与其说是在看电影,倒不如说是借电影场景抒自己之情。
当然也有因陋就简的电影院,演的片子大多是“少儿不宜”或香港武打片。这种地方,观众总是济济一堂。室内烟雾缭绕,嗑瓜子声不绝于耳。这其中,外地民工占绝大多数,他们没地方看电视,只好进电影院来凑个热闹,图个消遣。
三、娱乐城花钱买个痛快,也买份荣耀伴随着亚运村而诞生的康乐宫,作为目前亚洲最大的室内综合游乐场所,它的经济效益是可观的。在中餐厅,我遇到了来度周末的罗伯特夫妇和他们的两个孩子。罗伯特先生已是第三次到康乐宫游玩,他觉得这里档次高,气氛好,只是服务还不够温暖。保龄球场里,人声鼎沸。技术熟练的崔女士来玩过不下10次。她来自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月薪800多元,所以不介意为这样一项集娱乐和健身于一体的活动花去四五十元。
在五星级的长城饭店,房客90%是“老外”,可是这里的夜总会,北京人占了80%。他们大多是合资公司的老板、雇员、个体户。1992年万圣节的夜晚,能容纳200人的夜总会竟涌进了500多个所谓的“款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