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忧忧喜喜看“升温”——关于我国开发区现状的思考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03
第2版(经济)
专栏:

  忧忧喜喜看“升温”
  ——关于我国开发区现状的思考之二
本报记者蒋亚平
人们对开发区迅速“升温”的忧虑,大体可以分成三个方面。
最直接的是对耕地的侵占。其背后,则是对我国粮食供给的担心。11亿人口的大国,“吃”是首要的大问题,强调粮食生产,总不会有错。
全国开发区若按占用耕地2000万亩算,一亩产粮500公斤,全国将因此减少100亿公斤粮食,这不是小数。
第二重的忧虑是国力。这是从基建规模上算的帐。我国近年基建投资总规模平均为5000亿元左右。以前几年的标准,每平方公里土地的前期开发费约为1亿元左右。即使只按开发区规划总面积2万平方公里的一半计算,仅此一项就需要投资1万亿元。事实上,许多地方的前期开发费,一平方公里已达2亿元以上。开发出来的土地,再盖工厂,购设备,投资至少还要翻一番。
基建规模膨胀,原材料紧缺,交通、能源“瓶颈”制约加剧,以及由此而来的贷款失控、通货膨胀,正是多年来我们宏观调控部门最为担心的事情。
在这种忧虑下,清理、压缩开发区便势所必然。
还有一些更为复杂的忧虑。“开发区热”中,是不是涌流出一股越来越显明的对农业的淡漠?内地和边远地区的一些开发区,是不是很大程度上是过去那种“一哄而起”、互相攀比“运动经济”的产物?由于当前特定的政治体制和干部制度,一些地方政府首长自觉不自觉地强烈追求任期内的“政绩”,这种追求把握不当,是否容易扭曲成为一种发展经济的短期行为?
毫无疑问,“一哄而上”、“短期行为”、“城市偏向”这些传统的“政治经济病”,正是导致一些地方开发区不正常发展的重要原因。
但1992年中国开发区的迅猛兴起,并非仅仅呈现上述的种种负面效应,而还有更深层的动因。不对这些动因给予特殊的注意,我们就很难对开发区的发展有一个冷静、客观、科学的评价和结论。
记者认为,这类动因主要有这样五个:
首先,开发区大批涌现,是三年治理整顿结束后各地经济反弹的一种反映。治理整顿期间,中国经济增长明显减缓。当中央宣布治理整顿结束后,各地积蓄下来的加速发展经济的愿望和势能,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的激励下,突然迸发出来。积极兴办各种开发区,成为各地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发区激增,既是1992年经济高速增长的推动力,又是这种增长的一种实实在在的载体。
开发区“升温”的另一直接、大的推动力量是外资。1992年,全国协议利用外资575.1亿美元,实际投入金额111.6亿美元,分别比1991年增加3.8倍和1.6倍,在一些省市,外资的涌进更为强劲。上海市一年引进的外资和兴办的“三资”企业,均超过过去14年的总和。在历来外资势头强劲的广东,1992年合同利用外资比上年增长19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90%。沿海、沿江、沿边省市情况大致如此。外资进来,必须要有相当的投资环境,并且要有一定超前性。开发区作为为这些“外来凤凰”栖落的“巢”,便一个个快速垒了出来。
第三个动因是产业结构调整。这种调整从两个意义上展开,一是从全国范围讲,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正在加速发展,各种围绕城市兴建的工业开发区便如雨后春笋。二是从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讲,工业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转化,包括房地产业、旅游业在内的第三产业也发展迅猛,一批高新技术开发区、别墅开发区、旅游开发区便应运而生。
开发区大量涌现,与各地调整城镇规划也有重要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各地逐渐积累了一些发展资金,同时也对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有了更清楚的认识,重新制订和调整城镇规划便有了基础。规划下来,便扯出了工业区、居住区、高科技区、商业区之类的旗幡。
目前最受非议的乡镇级开发区,许多也有其必然性。被称为“草根工业”的乡镇企业,有其机制灵活的一面,但也有建设分散、遍地开花、规模效益低的一面。先前,乡镇企业分散布点的负面影响还不突出。进入90年代,国有企业开始转换机制,面向市场,“三资”企业咄咄逼人,为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提高竞争能力,集中连片也是发展乡镇企业一大趋势。这些新开发集中连片工业小区,由于宣传和招商的需要,很多便被冠以“开发区”的称号。
记者把“多重”忧虑和“五层”动因同时细说给读者的目的,是想多提供些认识开发区迅速“升温”现象的依据,避免只简单地在“是”与“非”两极中做选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