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她离去了,带着对亿万儿童的爱——记国际著名电影明星奥黛丽·赫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06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她离去了,带着对亿万儿童的爱
——记国际著名电影明星奥黛丽·赫本
温宪
1月20日,在与结肠癌进行了长期的痛苦搏斗后,奥黛丽·赫本在瑞士洛桑的家中悄然地闭上了双眼。明星陨落之时,她给人们脑海中留下的不仅是《罗马假日》等影片中光彩照人的银幕形象,还有她为世界上亿万儿童美好未来奔走呼号的纤纤身影。
赫本主演的第一部影片便是她的成名之作《罗马假日》。身材苗条、美目流盼的赫本在这部影片中生动地活现了一个美丽、纯情的人物形象,深受不同国度亿万观众的喜爱,赫本因此获奥斯卡金像奖。《罗马假日》则成为世界电影史中的经典作品。此后,赫本又主演了《窈窕淑女》、《滑稽的面孔》等影片,曾先后获得4项奥斯卡奖的提名,成为好莱坞几十年来最著名的国际影星之一。
在结束银幕生涯后,赫本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巡回大使,为全世界孩子们更美好的明天四处奔波。她说,她之所以投身于这一事业,是因为她对自己在二战期间童年生活的痛苦回忆。
赫本1929年5月4日出生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她的母亲是一位荷兰女男爵,父亲是一位英国银行家。这对后来离婚的夫妇,将当时还是小女孩的赫本,送到英国一所私立学校去读书。当纳粹德国侵入荷兰时,正和妈妈一起在荷兰度假的赫本被困在那里。她亲眼看到自己的兄弟被纳粹士兵拖去劳动营。她在生活上所仰仗的叔叔和表兄弟被纳粹处死后,她不得不挣扎着自谋生路。尽管赫本从强迫孩子们在厨房里干活的纳粹军官那里逃了出来,但她和妈妈一起在纳粹德国占领荷兰期间曾饱经磨难。战争打得最为激烈的1944年和1945年之交,是欧洲人民最为痛苦的“饥饿冬天”。那时的赫本不顾身体严重营养不良,坚持一边在学校读书,一边在芭蕾舞班接受训练。她还参加了为荷兰反纳粹地下组织筹措资金的秘密业余演出。那一段的业余演出经历,为她以后在《罗马假日》等影片中行云流水般自如的演出风格打下了基础。1989年,她在回忆这一段生活时说:“我的童年使我对战争的创伤、暴力的蹂躏和饥饿的痛苦有极深的感悟,这一点总在激励着我不断进取。”
赫本在她的表演生涯中并非一帆风顺。剧作《百老汇》在改编成电影《窈窕淑女》之后,许多人期待着这部电影的女主角仍由《百老汇》中的主角朱莉·安德鲁斯担任,但这一角色最终给了赫本,而赫本在表演中的歌唱部分却让马尼·尼克松代为配音。作为惩戒,那一年的奥斯卡奖评选人将影片评为最佳影片,但将奥斯卡金像奖颁给了扮演男主角的哈里森,朱莉·安德鲁斯获得了声乐奖,而赫本连被提名的荣誉都没有得到。但赫本没有因此止住自己的脚步。她又与艾伯特·芬尼等主演了《二人同道》和《等到天黑》等影片,并因她在后者中出色地扮演了一个遭贩毒者跟踪、恐吓的盲人妇女而再一次获得了奥斯卡奖的提名。
对许多观众来说,银幕上的赫本是优雅、沉静和魅力的生动写照。但在声名日隆之时,赫本却出人意料地放弃了影坛,专心于照看家庭。她说:“我有过辉煌的过去,但我并不留恋自己的影坛生涯。”赫本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她与1968年离婚的男演员梅尔·费勒所生,另一个是她与于1969年结婚、后亦离婚的意大利精神病医生安德烈亚·多蒂所生。80年代的赫本,又与后来成为商人的荷兰籍演员罗伯特·沃尔德斯过从甚密。辞世前的赫本称沃尔德斯是她“没有一纸结婚证书的最好的丈夫”。
除了偶尔“为了好玩”而在一些影片中演演配角外,在被任命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之前,赫本深居简出,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在谈到同意出任大使一职的原因时,赫本说:“知名度高是一个绝好的有利条件。我想我为什么不利用我的名气干点好事呢?”这位明星大使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视察有关儿童的发展计划的执行情况,在富庶的国度则敦促那里的决策者向第三世界的孩子们更热心些地伸出援助之手。
1992年,她访问了数百万人民惨遭饥馑的索马里。此次访问之后,赫本动情地对人说:“我不相信积德或积恶,但我确实相信共同责任。索马里就是我们大家的责任。”同年,赫本因结肠瘤接受了手术。
赫本离去了,带着对世界上亿万孩子们的爱……
(附图片)
图为《窈窕淑女》中的赫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