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上帝”的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06
第8版(周末)
专栏:海外艺苑

谁也没有料到,一曲“天堂之泪”使47岁的英国歌星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Clapton)在1992年再次走红。但又有谁能知道,他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唱着一曲曲生命的悲歌。
“上帝”的歌
洛克
“克莱普顿是上帝”,这条标语涂满了60年代英国伦敦的地铁站、俱乐部以及大街小巷的墙壁上,可见人们对他崇拜的程度。他受此殊荣也是当之无愧,因为他是当时少有的白人布鲁斯吉他大师。在60年代,节奏布鲁斯也许还是黑人乐手的专利,很少有白人能把它玩得出色。克莱普顿继承和发展了50年代布鲁斯高手B·B·金的风格,使他成为60年代最富激情的吉他手之一。
克莱普顿15岁便迷上穆迪·沃茨、查克·贝瑞等布鲁斯歌手的音乐,后来加入了当时汇集了几位吉他高手的“新兵”乐队。1967年,他与杰克·布鲁斯、金格尔·贝克组成“奶油”乐队,并担任吉他手和主唱。这支乐队在当时被称为“超级组合”。但克莱普顿成就的巅峰要算他离开“奶油”乐队后组建“德瑞克和多米诺”乐队这段时间。当时,克莱普顿与“甲壳虫”乐队的吉他手乔治·哈里森的妻子佩蒂产生了恋情,爱情上的痛苦、绝望和彷徨,使他把所有的激情全部发泄在他的吉他上。他写出了那首最为经典的他献给佩蒂的《莱拉》,最终克莱普顿赢得了佩蒂的爱,但这爱并未长久,最后佩蒂还是离开了他。
爱情上的失意,曾使克莱普顿一蹶不振,除1978年的《美妙的今夜》外,他很少再有佳作问世。
1992年,不幸又一次降临在他头上。3月20日,他3岁的儿子科纳从53层的高楼坠亡,在极度悲伤之中,他写出了《天堂之泪》,来表达对儿子的思念。这首充满忧伤的歌曲一发行,便上美国流行音乐排行榜,并获第一名。同时,这首歌也使他获得今年格莱美奖的9项提名,使这位饱经磨难的歌手得到了一些安慰。这位充满悲剧色彩的吉他大师在今年2月24日格莱美奖揭晓现场,不知能否接受这份荣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