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阅读
  • 0回复

“换脑筋”与“动脑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07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换脑筋”与“动脑筋”
胡法瑗
“换脑筋”要有一股子闯劲,勇于从传统习惯中走出来,勇于踏进不熟悉的新天地,没有这种敢冒风险的创新精神,“换脑筋”是难上难的。
但是,“换脑筋”仅仅是凭着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闯劲吗?答案是否定的。苏北有两个粮食富裕县。一个县的领导人早早“换”了脑筋,不但号召而且带头运上粮食到远近市场上去卖。很多农民也车推肩担地这样“下海”了。但所售粮食很少,效益很不理想,还搭进去了许多运输费、人工费。另一个县的“当家人”却不是急于把人们赶下“海”,而是组成数个市场调研组到远近去摸粮食深加工产品市场需求的底,回来后又结合县里人力、物力、财力的具体情况,拿出了以粮食深加工“下海”的实施方案。落实结果,粮食产品既卖出了好价钱,还实打实地对农民进行了市场经济的教育和科技教育,农民“下海”热忱持续高涨起来。这两个事例说明,“换脑筋”不仅要有胆,更要有精于缜密计划选准突破口的智慧,这样才能开创出新天地。
现在,一些政府领导部门在转变职能的改革中,有一个对企业发布“气象预报”的大动作,即定期向本行业的厂家分类预报国内外相关行业的产品开发、产品销售及市场行情变化,旨在为企业转变经营机制走向市场起到切实的引路指路作用,受到企业的欢迎。显然,这种实实在在的“动脑筋”对帮助企业“换脑筋”是很有帮助的。
“实事求是”应该是办一切实事的唯一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当前,在大力提倡勇于“换脑筋”的同时,不要忘记善于“动脑筋”的意义。这样,我们就会少走弯路,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