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羊肉泡馍与快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07
第12版(副刊)
专栏:茶楼

  羊肉泡馍与快餐
  张力颖
北京,忽然起了一片羊肉泡馍馆(店)。使得来京的老陕终于有了得意(可以跟北京人来一顿神侃),也有了快感(可以有一种背井不离乡的感觉,吃到了家乡饭)。可真进店一品,全不是那么回事。一是卖家风味不正,全无“正宗心法”;二是吃家手法不灵,绝非“上乘武功”。
风味不正其实还不打紧,倒更使侃家增添魅力。只是那吃法不灵特让人寒心。一个馍上手,大概齐掰那么几下,块大如砖,哪儿能浸透汤味?搁西安,师傅非给你连钱扔出——别糟踏手艺!再说那汤,俩一两多点的馍,竟泡了满满一大碗汤。泡馍吃什么呀?就是那碗“干拨儿”!想想看,细细地掰来,干干地吃下,再来一小碗清汤(程序如此),那才是个中三昧。真该给北京人好好上上课。
所以让我来说的话,北京人干脆就吃不会泡馍,别那么累得了。
其一,泡馍是带有地方个性色彩的“专利”食品。半饿不饿时便大马金刀、四平八稳地往泡馍馆一坐,来上仨馍,先一掰两半儿,再分之为四,再从中间剥开而成八片;然后再取其中之一用指尖捏牢,碎碎掰下。颗粒大小如爆玉米花的黄金玉米,大小须匀,颗颗馍粒均须带馍皮。这是“最高境界”,唤作“蝇头小楷”。在此同时,还应不时地捏一粒糖蒜,不急不慌地嚼着。如是过后再看时间,已近一小时逝去。这时,腹内渐非果然,但仍不必急着吃。三五成群的小伙子,总是把掰好的馍往“配料”那儿一搁,弄一堆啤酒两碟泡菜,这一项结束之后,方才是吃泡馍——到此,大约已近两小时没了。所以西安的泡馍馆,一张桌一中午大体上只能接待一批客人;所以西安便有了数以千计的泡馍馆。
其二,学毛病与改毛病的难度常常是相当的。说北京人吃不会泡馍与说西安人忘不了泡馍道理是一样的。
在赶往上班上学的路上同时吃着一块早餐;在密如罐头的车上读书看报;男女老少都一路小跑地下了汽车冲向地铁,下了地铁冲向电车……太快,这节奏不适于泡馍,真的。还是快餐!简洁、明快、现代,并且科学,更接近现代人对营养与健康的要求。
我这样想,泡馍与快餐不属于同一个城市,甚至是不属于同一个时代——你怎能想象纵横交错的立交桥和高速公路上驾车飞驰的人们,同时又慢悠悠地掰着“蝇头小楷”?又怎能想象四平八稳,漫不经心没事喝浓茶、闲聊的人,会急急忙忙地吃着快餐?这仿佛并非饮食文化的差异。北京人吃不会,也不必吃会羊肉泡馍。
我则是吃了30年泡馍了。可是,打心眼儿里,我要改吃快餐!
说句不相干的话:我尊敬兵马俑的古老,更热爱亚运村的崭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