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近代史小辞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07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近代史小辞典
戊戌变法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自上而下变法图强的改良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在中国各自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激起朝野上下爱国人士的深切忧虑。1895年5月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图强。又在北京、上海等地组织强学会,设立学堂、报馆,宣传维新变法的主张。1898年1月,康有为上书光绪帝,指出若不及时变法,将无法抵御外国侵略,也无法防止民众反抗。光绪帝基于“不甘作亡国之君”的考虑,决意变法。从6月11日开始,发布了一系列“新政”法令。变法得到进步爱国人士的广泛拥护,但封建顽固势力宣称“宁可亡国,不可变法”,阻挠和破坏维新运动。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屠杀和迫害维新派人士。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义和团运动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中国北方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源于义和拳、大刀会等民间秘密结社。1899年义和拳改为义和团,提出了“反清复明”口号,1896年山东义和团开始攻击外国传教士和不法教民,对抗清军镇压,并在斗争中扩大组织,后取得合法地位,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1900年4月,英、美、德、法等国公使联合照会清政府,威逼清政府镇压义和团。5月下旬,各国侵略军以保护使馆为名进驻北京。6月10日,英、美、日、俄、德、法、意、奥八国组织2000余人的侵略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指挥下,由天津进犯北京,在廊坊遭义和团和清军阻击,被迫退回天津。天津义和团在八国联军攻占大沽后,发动了攻击侵略者据点紫竹林租界和保卫天津的战斗。6月16日,清政府决定利用义和团,21日清政府对外宣战。7月14日,天津被侵略军攻陷。8月15日,北京失陷。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往西安。京、津陷落后,义和团遭到八国联军的残酷镇压。1901年9月7日,帝国主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义和团余部为反对《辛丑条约》,举起“扫清灭洋”的旗帜,继续斗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