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贵州自然保护区保护科研扶贫一起抓珍稀动物多了 贫困人口少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08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贵州自然保护区保护科研扶贫一起抓
珍稀动物多了 贫困人口少了
新华社贵阳2月5日电 (记者龙向超)贵州省自然保护区保护、科研和扶贫开发一手抓,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成倍增加,保护区内的贫困群众基本脱贫致富。
贵州山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87种,珍贵木本植物43种。目前已建成16个不同规模、不同地理环境、不同保护对象、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自然保护区。近年来各保护区相继建立了10个野生动物饲养场和1个省级的珍贵动物救护中心,使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动物受到有效保护。如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黔金丝猴,1982年在全省开展珍贵动物资源调查时只有300多只,如今已增加到700多只。
这些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区多在偏远落后的民族山区。贵州注意通过坚持扶贫,使群众理解、支持和爱护保护区。雷公山保护区积极培训科学种田骨干,推广农业适用技术,使当地粮食亩产由200公斤提高到440多公斤。群众吃饭问题基本解决后,他们又推出立体农业“二二五五”工程的新举措,即在保护区内扶持每一农户种2亩茶叶、2亩魔芋、5亩杜仲、5亩黄柏。这一活动已收到明显效果,前3年内户均产值一般都在3000元左右,进入第4年后户均产值达到5000元以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